2歲的小文有點吃不太下東西,尿尿時感覺有點不舒服,媽媽覺得不放心趕緊帶他到急診就醫,結果發現體溫有點偏高。醫師請他留尿液進行檢查,結果發現尿道有點發炎。還好經過進一步檢查只是單純的尿道口炎,醫師開立抗生素後就可以回家休息。
孩子常發生泌尿道感染 要注意腎臟狀況
林口長庚兒急診科主治醫師吳昌騰說,小兒泌尿道感染是常見的急診狀況之一;年紀小於2歲的小朋友症狀比較不典型,超過2歲後排尿疼痛、發燒、尿液味道改變的症狀會比較明顯。吳昌騰指出,一般沒有明顯呼吸道感染症狀卻有發燒的小朋友,急診醫師多半都會留尿液進行檢查。因為小朋友一旦在尿液中發現細菌,代表泌尿道可能會有問題,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嚴重者甚至會影響未來腎臟功能。
書田診所泌尿科醫師杜元博說,小朋友膀胱排空功能力量不比大人,要到7、8歲才會比較穩定,所以很難將尿液排得很乾淨;加上輸尿管長度只有成人的一半,距離腎臟很近,一不注意細菌就容易順著尿道逆行到膀胱、腎臟形成感染。
注意包皮清潔 避免包皮垢滋生細菌
杜元博指出,幼兒在兩歲前若是哺育母乳,可以從母體得到免疫力,但是2歲過後抗體就會逐漸消失。特別是小男生到4歲之前,都還有三成左右保持著包莖狀態,如果不注意清潔更容易造成感染。「尿液其實也一種刺激物。」杜元博解釋,小朋友排尿功能尚未完全,很容易將尿液殘留在包皮上,如果沒有注意清潔,有許多包皮垢產生,這時候包皮垢就會變成細菌的培養皿,增生大量細菌。
杜元博還說,包皮炎是幼兒泌尿道最常見的泌尿道感染,一般會造成包皮紅腫、小便疼痛。幸好小朋友的尿液屬於偏酸性,細菌比較不容易存活,導致上泌尿道感染的機會比較低。不過杜元博提醒,一旦尿液檢查出有感染,代表有一定比例膀胱腎臟可能有先天性問題,必須要進行全面檢查。「因為腎臟組織中有類似血腦屏障的細胞組織,可以阻擋細菌病毒進入到泌尿道,一旦先天構造上有問題,這些病菌恐將進入泌尿道造成感染。」
夏天注意補水量 每公斤應30cc
source:unsplash
常見先天性泌尿道異常包括:膀胱輸尿管逆流、輸尿管腎盂交接處狹窄、輸尿管囊腫、後尿道瓣膜閉鎖不全等。杜元博提醒,膀胱輸尿管逆流有相當比例會造成腎臟實質傷害。所以一旦檢查確認有相關感染,建議一定要定期進行腎臟超音波追蹤檢查,確保腎臟健康狀況。吳昌騰則說,泌尿道感染有時未必是馬上有嚴重症狀,如解尿疼痛、發燒等等。平時家長應盡量鼓勵孩子解尿要尿乾淨,再將尿道口餘尿擦乾。要注意長期尿道發炎也可能導致急性腎炎、腎盂腎炎或腎臟結疤等。
營養師李婉萍則建議,夏天一定要維持體內水分平衡,盡量以白開水為主。給水的原則是,在6到8個月時,用奶瓶蓋子的奶嘴裝滿水,就是寶寶一餐的水量;但8到10個月以後,不包含稀飯、牛奶等湯湯水水多的食物,小朋友一天的飲水量可用每公斤體重30cc來計算,假設孩子體重8公斤,一天大約要喝240cc的白開水。
【延伸閱讀】
吃便便、蟑螂已經不稀奇,連馬桶刷都能啃!寶寶最容易誤食的6大類獵奇物品!
小孩1歲後突然「不愛洗澡」?網友媽分享引誘妙招跟話術:「走我們去潑爸爸水」
本篇文章由『親子天下』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你不孤單!你擔心的、傷心的、焦慮的我們都懂。
快來加入私密社團「媽媽妞真心話」,一個屬於媽媽們的交流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