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顫動」在心臟血管內科門診是很常見的心律不整,會造成心悸、呼吸困難,甚至胸悶。尤其,需注意心房顫動因為容易會在心臟的左心耳形成血栓,導致急性缺血性腦中風及其他動脈栓塞。因此,年紀大的病人,以及慢性病老人都應該特別小心。1名71歲男性,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史在診所長期服藥,一年多前突發性頭暈心悸到奇美醫學中心急診,十二導程心電圖顯示陣發性心房顫動,在藥物控制下很快回到正常竇性心律,另外在跟病人和家屬討論後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來預防血栓減少腦中風,並衛教病人須規則服用該藥及注意事項,目前在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蔣俊彥門診持續穩定追蹤治療。
心房顫動是需要注意的心律不整,容易形成血栓
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蔣俊彥指出,近年來臺灣人口越來越老化,高齡人口越來越多,慢性疾病的比例也越來越高,隨之心房顫動的盛行率也愈來越多。心房顫動是種心跳快速且不規則的跳動,可以從多種儀器檢查來診斷,如:十二導程心電圖、二十四小時或十四天心電圖、穿戴式裝置有持續三十秒以上的心電圖變化來診斷。
一旦發生心房顫動,有時就會產生嚴重的肺水腫甚至休克。心房顫動也是無形的殺手,很多心房顫動的病人其症狀不明顯而忽視它,心房顫動的病人容易在心臟左心房的左心耳的位置會形成血栓,一旦形成血栓隨著心臟搏動把血栓打到身體各處,就容易因此發生缺血性腦中風及其他血管栓塞的併發症,在研究顯示有2到3成的腦梗塞是因為心房顫動引起的,其血栓風險隨著一些共病的多寡有不同程度的中風危險。
評估心房顫動發生腦中風的風險:
根據國際採用的CHA2DS2-VASc分數來評估心房顫動發生腦中風的風險,包括心衰竭(1分)、高血壓(1分)、年紀超過75歲(2分)、糖尿病(1分)、曾經發生過腦中風或腦缺氧(2分)、心肌梗塞或周邊血管動脈疾病(1分)、年紀介於65到74歲(1分)和女性(1分)等8項危險因子,分數越高,表示每年的中風風險越高,如果8項總分大於或等於2分,建議使用口服抗凝血藥物。
心房顫動的抗凝血藥物治療
蔣俊彥醫師說明,心房顫動因為容易會在心臟的左心耳形成血栓,導致急性缺血性腦中風及其他動脈栓塞,因此增加病人發生中風比例3倍到5倍,造成病人身體及工作和家庭很大的負擔,所以心房顫動抗血栓的治療在臨床上格外重要。其治療方面也有許多的選擇,其中心房顫動最主要的藥物治療為抗凝血藥物,可以減少心臟血栓的形成進而減少缺血性腦中風發生。但近年來手術方面(如:冷凍電燒手術、迷宮手術和左心耳封堵術)來預防血栓也愈來越普遍,醫師須整體考慮病人身體狀況和出血風險和治療狀況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因此建議病人治療前需要跟醫師做進一步了解和討論。
過去心房顫動的病人常使用傳統Vitamin K抗凝血藥物來預防血栓,但因為該藥出血風險高和與食物或藥物上有交互作用,容易干擾到藥物濃度波動,因此在使用該藥上需要多注意,這十年來已有四種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引進台灣,台灣健保署也在2012年開始給付四種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給符合該適應症的病人,這些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除了使用上較方便以外,在一些大型研究上發現,出血的副作用都比傳統的Vitamin K抗凝血藥物較減少許多,減少缺血性腦中風的風險等同或優於傳統的抗凝血藥物,資料也顯示對於心房顫動的病人,這類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更適合亞洲國家的臺灣來使用。
【醫師小叮嚀】:
蔣俊彥醫師表示,近日時序已開始進入冬天,氣溫明顯驟降,提醒民眾須留意自己的脈搏跳動,如心臟有小鹿亂跳、心悸、暈眩、胸痛等症狀,應儘速就醫釐清症狀。由於心房顫動成因複雜,必須全面考量病人的身體狀況,應與醫師討論了解不同治療方式可能帶來的風險,以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也建議病人須好好規則服藥且接受醫師和藥師衛教,才能達成完善的療效及減少風險。
【延伸閱讀】
別小看心律不整!輕忽恐影響腦部、腎臟5器官血液循環,增中風、腎衰竭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