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之船:台灣》 眾多海外華人情竇初開與身分認同的起點| 城市遊牧影展精選

女孩的心動發現

Search

tags
Follow Us _
Follow Us _
service4n@niusnews.com
106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45號11樓
@2025 niusnews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service4n@niusnews.com
105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43號11樓
@2025 niusnews

《愛之船:台灣》 眾多海外華人情竇初開與身分認同的起點| 城市遊牧影展精選

《愛之船:台灣》 眾多海外華人情竇初開與身分認同的起點| 城市遊牧影展精選 海外華人、 紀錄片、 僑民
share
心動瞬間_

被稱為香蕉的他們,首次真正找到認同感,而那些刻骨銘心的派對與愛戀,僅是錦上添花罷了。

2002年開始的「城市遊牧影展」是台灣最大的「獨立」電影節,也就是部分人覺得怪、部分人認為酷的影展。不斷探索與追蹤當代藝術、科技、環境、性別、人權與音樂等各種面向,「城市遊牧影展」期待能突破領域疆界、串聯不同思維,以促成各種新興思潮、社會運動、人類現況與文化社群之間的相互對話。邁入第18個年頭,2019年的「城市遊牧影展」選擇了《愛之船:台灣》作為閉幕片,除了紀錄「愛之船」計畫超過半個世紀以來的變遷,也側寫台灣與中國間族群認同的改變。

 

-- -- --以下有劇透,防雷線在此!-- -- --


1960年代,許多華人移民海外,生兒育女後,希望子女也能學會中文。1967年國民黨政府透過救國團舉辦「海外青年暑期返國研習團」,原本是具政治意味的中文暑期班,卻誤打誤撞成為海外華僑情竇初開,認識另一半的好所在,也成了海外父母為子女牽紅線的媒介,所以有了「愛之船」的暱稱。雖然研習團有政治因素,但海外年輕人根本不在乎活動是否在文化層面上傾向「中華民國」;「愛之船」經過長年的經營,不但讓廣大海外華人產生共鳴,也讓他們在精神情感面上挺台灣。

 

 

身為1982年的學員,導演起心動念拍攝這部紀錄片的原因是為這段美好回憶留下紀念,同時訪問不同時期參與計畫的學員們,這段經歷對他們的人生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不過,導演並非一味地歌功頌德,盡說「愛之船」的好話,她也忠實呈現了計畫當中較為不適當的一面。不論是營隊成員翻牆玩樂、喝醉鬧事與性氾濫,或是片中唯一對「愛之船」保有負面印象,控訴其他學員淫亂,甚至兩週就退出計畫的學員,都納入了電影當中。

 


除了文化體驗之外,「愛之船」的學員們所獲得最難能可貴的便是「友誼」了。現代網路發達,活動結束後彼此互留連絡方式,比起戒嚴時期的學員容易多了,但即便如此,由於導演拍攝紀錄片而再度牽線的學員們想必也不少,而電影當中所呈現營期間並未來電的兩位學員,居然能夠在多年後重逢,如此緣分再難得也不過了。尤其片中其中一位受訪者JJ,也出現在「遊牧影展」閉幕片現場,另外也有很多曾經參與過計畫的學員都出席,眾人映後還一同於背板前拍照,儼然同學會,這份友誼絕對是「愛之船」送給學員們最珍貴的禮物。

 

 

許多學員在訪問中都分享到,當年參加計畫的自己正處於「身分認同」的困境。被台灣人或中國人當作外國人,但在美國、法國、比利時仍舊格格不入,這群青春期的孩子面對在自己身上流淌著的多文化,被稱為香蕉的他們,有迷惘,也有困惑。但上了「愛之船」,發現原來大家都一樣,有史以來第一次,感覺自己完完全全地被接納與融入。就像前行政院長劉兆玄的姪子劉柏川著書「偶然生為亞裔人」裡所提到「究竟是什麼,凝聚海外幾百萬華人的心?是他們的華人本質。華人本質又是什麼?就是凝聚所有華人的東西。」這些問題的答案其實沒有人知道,但海外華人第一代經常會如此要求子女,不僅在無形中對他們造成負擔,也使得他們在尋找「身分認同」時更有障礙。但是,《愛之船:台灣》這項計畫讓學員真切認識自己的文化,也以他們自己的方式探索並愛上這從未丟失的一部份自己。

 

 

當然,台灣的政黨發展與政治局勢是這段歷史當中無可避免的一環。「愛之船」走過戒嚴、改革開放、社會運動與黨禁開放等見證台灣民主進程的事件,參與的學員們也從認同國民黨所稱將會「反攻大陸」的「中國人」,慢慢轉變為認知自己為「華人」,並在今日支持「台灣」的概念。對這群學員來說,他們並不在乎政治意義上的「國名」,而是自己真正歸屬的土地與文化。可是,導演並沒有迴避這段歷史,反而將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解除戒嚴、政黨輪替等事件對計畫的影響,以及與「愛之船」發展之間的關係,以動畫與圖表的方式呈現出來。尤其其中一位學員親自現身說法分享,當年自己參與計畫時曾看過稱為「民主進步黨」的抗爭人士上街,當時輔導員告訴他們那是會引起社會紛亂的行為,但如今海外的她回頭看,原來自己見證了台灣的民主發展。

 


最後,一定要提到最為感人的「種下種子」。不管是買了一把扇子後從此穿著打扮都改變了的JJ、登上「愛之船」使他後來到台灣來做生意的Pierre,或是回美國後興奮與媽媽分享自己愛上了台灣,讓媽媽不知所措的年輕世代,以及決定拍攝《愛之船:台灣》紀錄片的導演自己,這個原先具有政治意涵的計畫,因著派對與友誼,終究還是在這群青年學子的腦海中種下了種子。別說尋根如此沉重,光是深刻認識到世界各地都有著與自己相同,為著身分認同而辛苦掙扎著的朋友們,就是對這群孩子最大的震撼了。

《愛之船:台灣》以非常活潑且幽默的口吻講述這段與政局發展有關的「愛之船」歷史,除了記錄導演與其他學員那曾經的六週、四週或三週的美好回憶之外,也為「海外華人」的身分認同下了註解,而在計畫改版後繼續施行的現在,相信更多的海外華人也能透過「愛之船」活動找到定義自己的目標與屬於自己的「身分認同」。

圖片來源:2019城市遊牧影展

 

■作者Viola,《Screen Scream影迷尖叫屋》管理者,喜歡看電影,熱愛吸取電影資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影痴。平常秉持專業,理性介紹電影的Viola只要碰上喜歡的男女演員,就會無法自拔的從影痴變花痴。
■《Screen Scream影迷尖叫屋》:部落格FB粉專

share

宋慧喬突剪「超短小男孩頭」!被誇漂亮自爆會暗爽,談離婚宋仲基認「女人最辛苦的事」

宋慧喬突剪「超短小男孩頭」!被誇漂亮自爆會暗爽,談離婚宋仲基認「女人最辛苦的事」 宋慧喬短髮、宋慧喬電影、宋慧喬綜藝、宋慧喬離婚、宋慧喬宋仲基、宋慧喬驚悚鬼片、宋慧喬運動鞋、宋慧喬綜藝、宋慧喬新劇、黑暗榮耀演員、黑暗榮耀宋慧喬、
share
心動瞬間_

女王現在的狀態太完美了!

以《藍色生死戀》、《情定大飯店》、《浪漫滿屋》、《那年冬天風在吹》、《太陽的後裔》等代表作受封「愛情劇女王」的「宋慧喬」,近年憑藉《黑暗榮耀》突破自身演技、摘下百想影后再創事業巔峰,今年更挑戰驚悚驅魔電影《黑祭司2:闇黑修女》,不只戲路不設限,喬妹更破格進軍綜藝節目,展露私下真實的一面。

 

 

 

https://www.instagram.com/p/DDqnY3nSwBm

 source: IG

 source: youtube

才在韓綜《劉QUIZ ON THE BLOCK》中驚喜亮相的宋慧喬,當時直率又幽默的表現洗版各大媒體,話題還沒退燒,說自己23年沒上談話型節目的喬妹似乎打開新開關,馬上又現身在另一檔由音樂人鄭在炯主持的YouTube頻道節目「妖精在炯」上,網路談話性節目首度出道啦(笑)

 

 

 

宋慧喬破格剪「超短小男孩頭」

母胎美貌自爆:被誇會暗爽

 source: youtube

 source: youtube

 source: youtube

上週以「文同珢風鮑伯頭」入鏡的宋慧喬居然剪更短,頂著小男孩頭出現在攝影棚,主持人鄭在炯馬上被閃亮亮的美貌爆擊,狂讚嘆:「太美了!幹嘛聊天?你就靜靜不動10分鐘也可以」,宋慧喬似乎比上次亮相更消瘦,加上俐落的新髮型更顯臉小,他自己也坦承因為跑電影宣傳以及新作品同時進行,不知不覺『忙到瘦了』

 

 

 

 source: youtube

 source: youtube

 source: youtube

出道就以標誌性美貌與全智賢、金泰熙被譽為韓國女神代表「泰慧智」,宋慧喬自爆出道後被認出、誇獎漂亮跟現在的心境很不一樣,畢竟是剛當藝人,所以會有種得意、新奇的感覺,接著馬上入戲還原一段當時心境:「來看我的嗎?嗯~原來是這種感覺」,超跩的表情+語氣唯妙唯俏重現引發爆笑。

 

 

 

出道超過30年

影劇女王心路歷程公開

 source: youtube

 source: youtube

 source: youtube

周圍的人形容宋慧喬私底下是「堅強的人、值得信任的人」,以前還有點孩子氣,現在看起來平靜又放鬆,女王也透露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他表示:「很多人這樣說我,畢竟遇到了許多好的、不好的事,作為女人、演員也經歷了最辛苦的事情」,似乎暗指外界對於演技的負評、耍大牌謠言,以及2019年與宋仲基離婚風波,現在的宋慧喬灑脫放下:「我的人生功課做得很好~」

 

 

 

註:文章之影片及圖片版權皆屬YouTube開放資源,上傳者並非妞新聞或編輯,若影片遭移除敬請見諒!

 

 

 

share
妞活動 _
贊助商廣告
贊助商廣告
latest news _
latest
READ MORE
New Member_
加入會員
歡迎使用fb帳號直接註冊加入會員。提醒您,別忘了驗證您的手機號碼,才擁有妞活動抽獎資格唷!
同意收到妞新聞電子報
已了解並同意 妞新聞會員權益聲明與隱私權條款
妞會員註冊
FACEBOOK快速註冊
粉墨誌女生研究室
Q.
姓名:
Email:
生日:西元
性別:
*請務必確認個人抽獎資料之正確性,若資料不全或錯誤,致無法核對、通知活動相關訊息或送達獎項,視同放棄中獎資格。
下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