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或許有99%都是平淡無奇的時刻,只有1%的瞬間真正精彩難忘。回想一下,生命中影響你最深遠、讓你改變最多的,是不是那些少數的重要時刻?這些有記憶點的時刻不是只能被動等待,而是可以自己創造的。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希思兄弟新作《關鍵時刻》告訴我們如何掌握這樣的關鍵時刻,以及形塑這些時刻的智慧。在這些脫穎而出的轉捩點中,老師可以啟發學生,照顧者可以撫慰病人,服務業者可以取悅顧客,老闆可以激勵員工。只要些許深入觀察和前瞻思考,我們就能做到這一切。
《關鍵時刻》內容摘錄
能讓人不假思索的「勇氣訓練」
每當人們細數一生中最自豪的片刻,總是會先從心中最愛的時刻講起,例如結婚、小孩出世、孩子大學畢業。這些都是自然發生的關鍵時刻。
再者,人們也喜歡分享贏得成就的自豪時刻:戰勝障礙、贏取勝利、獲得成功。我們在前面兩章研究過創造更多自豪時刻的方式:首先,要表彰他人的成就;其次,在邁向目標的路途上,樹立更多里程碑。
這麼說來,我們為心中所愛之人感到驕傲,也因自身的成就而自豪。但有一件事忘了提:
想想人們是如何敘述其他的自豪時刻?「我挺身維護某人。我無畏責難,堅守立場。我為了信念而戰。我絕不屈服。」這幾句話並非用來敘述「成就」,至少與證書或獎牌無關。
相較於本章節中其他的自豪時刻,展現勇氣的這一刻似乎更難被「創造」。畢竟我們可以決定是否要讚許某人。在什麼時候、用什麼方式設立更多里程碑,也是操之在己。但需要勇氣的時刻往往驟然而至,倏忽即逝,我們很可能措手不及,眼睜睜看著時機消失,過後才懊悔自己那時沒說出意見,或者做點什麼。
你無法製造「勇氣的時刻」。但大家會在本章中發現,人可以鍛鍊勇氣,以備不時之需,如此一來,在需要勇氣的那一刻來臨時,便可從容應付。
軍隊深諳這個道理。心理學家S.J.瑞奇曼(S. J. Rachman)在針對軍隊訓練的報告裡寫道:「這項稱之為『勇氣訓練』的訓練,能幫助人們培養意識,以執行救火或跳傘之類的危險任務。」
瑞奇曼曾經研究在北愛爾蘭交戰時,負責拆除簡易爆炸裝置的一群士兵。不消說這份工作很危險。從一九六九至一九八一年,共處理了三萬一千餘起事件,其中有十七名未爆彈處理組員在勤務中喪生。
瑞奇曼寫著,「反覆練習勇敢的作為」有助於減少恐懼,提升自信心。未爆彈處理小組的新人必須通過模擬戰地狀況的訓練計畫,這項計畫大幅提高了他們的信心。模擬訓練一經完成,他們表示已經有資深組員的八成信心。對於從未在戰場上拆解炸彈的人而言,這是相當大的信心!(他們的信心看來並非天真或過度樂觀,因為他們對任務危險性的評估跟經驗豐富的老鳥相近。)
這項訓練為何成效卓著?瑞奇曼表示:「這類訓練有一項要素似乎尤為可貴,即根據日後可能遇到的危險任務,按照難易度,逐步練習。」
這項要素—「按照難易度,逐步練習」—正是暴露療法的重點。暴露療法是降低恐懼症(毫無道理的害怕)的有效手段。傑森.密施卡斯基(Jayson Mystkowski)曾主持一項研究,由研究人員對極端害怕蜘蛛的人實施暴露療法。剛開始時,受試者被要求盡可能靠近玻璃缸中的狼蛛,但平均在十呎外止步。
他們在實驗過程中依循十四個步驟,逐步訓練勇氣。研究人員會示範每一個步驟,等受試者做好心理準備,再跟著照做一次。以下稍舉數例:
第一步:在離玻璃缸中的狼蛛五呎處站定。
第三步:掌心貼在內有狼蛛的密閉器皿上。
第七步:揮動小支畫筆引狼蛛做動作,共五次。
第九步:讓狼蛛在戴著手套的手上爬行。
請注意,這是一項漸進的計畫,每一步均被視為值得讚美的一刻。(說來你不信,我今天有觸碰到狼蛛。當然是用畫筆,但是也算啊!)
一長串過程在第十四個步驟來到了高潮:讓狼蛛在受試者光裸的手上爬行。猜猜看,你認為這群患有蜘蛛恐懼症的人要到達第十四個步驟,得花上多久時間?也就是主動伸出手來,讓毛茸茸的大狼蛛在掌心緩緩爬行?數週?幾個月?
兩小時就行了。平均只花這麼短的時間,而且令人詫異的是,受試者全都辦到了。這些人前不久還得離玻璃缸十呎以上!更令人驚嘆的是,半年後他們仍然敢碰觸蜘蛛。
「接受治療前,有些受試者不敢在草地上行走,唯恐碰到蜘蛛。或是當他知道屋內有蜘蛛,接連好幾天都不敢踏進家中或宿舍房間一步。」第一作者凱薩琳娜.豪納(Katherina Hauner)說。
我們也能在生活中複製「暴露療法」。比方有個小孩就算碰到和善的狗狗也會渾身緊張,父母便試著拿話哄他:「你瞧那隻米格魯在做什麼,看起來好萌喔……你想看牠咬玩具嗎……牠現在坐下來了,你想不想拍拍牠毛茸茸的背呀……牠喜歡吃小點心,要不要分牠一個啊?」
這個小孩很快就多一個好朋友了。
控制恐懼(這是暴露療法的目標)是勇氣不可或缺的部分。美國民權運動示威者和未爆彈處理人員必定都能夠控制心中的畏懼,才能圓滿達成任務。但勇氣不光是壓抑恐懼而已,還得知道當下該採取何種行為。
回想一下勞森給那群學生下達的指令,包括「該怎麼避免犯下遊蕩罪;如何有秩序地分批走進/走出小餐館;學生離開座位去上廁所時,如何遞補空位」,諸如此類。他的工作坊不僅僅幫助人在心理上變得更堅強,也少不了排練,每位學員都得預想一旦遇到某些狀況,該做何回應?在某種程度上,他們預先載入某種反應,當面臨那一刻,便能不經思索、迅速行動。
心理學家彼得.高維查(Peter Gollwitzer)研究過「預載反應」如何影響了人類行為。據他的研究,當人們預先做出心理承諾—假如某事(X)發生了,我要怎麼做(Y)—會更有可能採取符合目標的行動,遠勝於那些欠缺心理計畫的人。舉個例子,某人承諾要少喝酒,不妨表明決心說:「以後只要服務生問我要不要續杯,我就跟他要氣泡水。」此人不再喝第二杯酒的可能性,遠遠高於有同樣目標、卻沒有預先計畫的人。
高維查把這類計畫叫做「實踐意圖」,而且要執行計畫不難,多半只要確定時間和地點就可以。比方說,我今天下班後,要直接開車去健身房。成功率高得驚人。只要設定實踐目標,準時交出某份報告的學生人數就會多出一倍;在某個月做乳房自我檢測的女性人數也增加一倍;而做完髖關節/膝關節置換術(許多其他手術也一樣)的病人,康復期也將縮短了一半。
由此可見,預載反應的確有效果。
組織中往往欠缺這種預載,以因應需要勇氣的狀況。一名同事或客戶貶低某人、講下流話、甚至提出不道德的意見,而我們往往因為太過震驚,反而什麼也沒做。十分鐘後,我們暗罵自己毫無作為錯失了申訴抗議的機會。
這些溜掉的機會使得詹玫玲博士(Mary C. Gentile)重新思考學校的倫理課程。詹博士任教於維吉尼亞大學達頓商學院,深知倫理教育只是為了回答一個問題:「做什麼事才正確?」。但人們泰半知道正確的做法是什麼,難的是「採取行動」。
「我們可以想出許多不易辦到的藉口,」詹玫玲表示,「覺得勢單力孤;懷疑自己是否太天真;猜想消息有誤(或暗自希望是誤傳);不確定主管聽不聽得進去;我們預期一旦提出這個問題,會碰一鼻子灰,到時不曉得要說什麼;我們還擔心如果不表現出團隊精神,可能會遭受排擠,甚至更糟。」
因此她認為,倫理教育的重心不該放在「正確的做法是什麼?」而在於「我該如何做正確的事?」她開設一門名為「表達價值觀」(Giving Voice to Values)的課程,已有一千餘所學校與機構上過這門課。
她的策略重點是練習。你發現某些情況有違職業道德,預期對方可能提出哪些看似合理的辯解,寫下自己可以採取的回應或舉動。最後,和同儕一塊實際演練。
企業領袖若想灌輸合乎職業道德的企業文化給下屬,而不只是夸夸空談「價值聲明」,必能從詹博士的策略獲得靈感,把練習當成優先事項。因為導致不道德行為的情況並不難預測:
一味施壓要求結果,再加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管理方式,便會出現偷工減料甚至欺詐(想想銀行界的醜聞)。責任歸屬的界線模糊,加上緊急趕工,很容易出意外(想想大規模漏油造成的浩劫)。主管的偏見、頑固或性別歧視,在過度寬容的環境裡扎根,必定會出現不當情事。
這些並非少數特例,極有可能發生,但卻能夠經由預測和練習來加以克服。
「就好像運動員反覆練習動作,確保記憶已經被牢牢印刻在人體肌肉裡。所以重點是,要把為自己理念發聲這件事,當作預設值。」詹玫玲說。
(圖/勇氣示意圖:《鬼滅之刃》)
勇氣也會傳染
美國葉史瓦大學的神學院學生正和一群演員進行角色扮演,設想日後當上猶太教拉比、面對教會會眾可能遇到的棘手狀況。據保羅.范提洛在《紐約時報》上的報導,他們設定的劇本往往情境複雜,同時帶有強烈情緒,例如和想自殺的青少年聊天,安慰深覺老年毫無尊嚴、飽受忽略的老嫗,給童年遭受性侵害的被害人忠告,或在訪視某個猶太教堂時,告訴一個男人他太太因動脈瘤破裂死了。
上述的最後一個情境交由二十四歲的學生班傑明.胡本負責。范提洛是這樣描述這一場戲的:「為了演好這一幕,胡本在教室外站了一會兒,試著揣摩死亡的感覺。他走進教室,臉上滿是哀戚神色,只盼無聲傳達出正要說的話。但對戲的演員不肯讓他輕鬆過關,他還等著被告知,接著用胡本口中的『厲害技巧』演出崩潰的模樣。胡本光是重述這一幕,臉就忍不住垮掉……他說自己從這場戲裡學到很多,你對人們說出真相,但他們可能不相信。這個打擊太大,他們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來慢慢消化,但往往之後只會變得更糟。」
起初練習沒請演員加入角色扮演,而是由學生們互相穿插演出。但有個問題:「不夠真實,」身兼猶太「拉比」和神學院院長一職的梅納罕.潘訥表示,「雖然有教育性,但實驗性不足。從書上讀到的知識,和親身實踐的體驗不一樣。而演員能創造出一定程度的張力,讓角色扮演的練習更具價值。」
訓練更勇敢的重點是確保將來面對類似情事時,能展現必要的勇氣。納許維爾市學生的排演中,勞森召來幫凶對這群抗議學生咒罵、嘲弄、推搡。而「拉比」潘訥的神學院學生則面對一群哭喊、甚至情緒崩潰的專業演員。即便學生們的內心深處知道這不是「真的」,但那一刻卻無比真實。
學生練習過充滿憂慮、必須小心處理的對話後,自信心油然而生。「我們發現,學生只要有練習,就算只練一次,一旦真的碰到類似情況,也會顯得平靜許多,態度從容。」潘訥說。
在這種痛苦的情況下給人忠告,需要有勇氣,而這份勇氣將透過練習而增強。
大部分公司不會叫員工處理這種重大狀況,但人難免碰到非溝通不可的壞狀況。你如何挺身面對專橫的主管?你要怎麼對重要的客戶說「不」?你該如何開除某個員工,即使明知他不會善罷甘休?若公司不再需要某個忠心耿耿的員工,你要怎麼解雇他?每個產業都會出現令人情緒激動的情況,雖然原因各不相同:機場櫃台人員必須幫助因遲到一分半鐘、錯過轉機航班而氣急敗壞的旅客;老師必須告訴家長,孩子不守規矩;理財專員必須告知年邁的寡婦,由於股價盤整,她損失了五分之一的積蓄。
焦慮會在艱難時刻蒙蔽人的心智,而練習能平息心中的焦慮。若我們欠缺練習,再好的意圖也會消退。以美國的反毒教育(Drug Abuse Resistance Education, D. A. R. E.)為例。這項計畫始於一九八三年,邀請警官走進校園宣導毒品的害處,鼓勵學生在生活中絕對不碰毒品。這是立意可嘉的方式,而且是被美國最廣泛採行的毒品防制計畫,但好幾項研究皆證明它根本無效。一項後設分析發現,加入D. A. R. E.計畫的青少年,跟沒加入的同儕一樣可能吸毒。
- A. R. E.為何無效?這項計畫的缺失可在皮姆.屈伯斯(Pim Cuijpers)的研究中窺見端倪。屈伯斯探究某些反毒計畫何以成功,結論很簡單:採用互動方式的計畫有助於減少吸毒,未採此方式的計畫則無效。
也就是說,學生若想抵抗毒品的誘惑,得有機會鍛鍊拒絕的勇氣。知道什麼是該做的事並不難,難就難在著手去做。十六歲的孩子參加派對,難免會有人用酒或大麻引誘他。假如他們從未排練當下的做法或應對之詞,原先的決心就有可能動搖。
青少年不明白的是,一旦他們拒絕吸毒或喝酒,其他人便容易起而仿效。勇敢的行為有助於增進其他人的決心。有一位高階主管舉例說明,他如何在公司運用這種觀點:「每回開會,我都會先安插一名臥底,負責提出某個困難的問題。」他說道,「就我們所知,都是那種大家私下會爭相詢問、討論,卻不敢真正向管理階層提出來的問題。我這麼做是為了『率先打破沉默』,讓大家知道儘管談無妨。」他的確有理由擔心人們會保持緘默,因為某項研究發現百分之八十五的員工覺得「無法向主管提出問題或擔心的事,即使他們覺得這個問題很重要。」
他安排同夥提出難以開口的問題,這種解決方式獲得充分的證據支持。查爾蘭.納梅(Charlan Nemeth)與辛西亞.喬爾思(Cynthia Chiles)曾主持某項重大研究,證明了勇敢的行為是環環相扣的。假設你有參與該項研究,和另外三人組成一個小組,研究人員讓你們看二十張投影片。每放完一張投影片,他便停下來問每一個人剛才這張是什麼顏色?這項任務很簡單,所有的投影片都是藍色,你們四人被問了二十次,一律回答是「藍色」。
然後,小組解散,你被分到新的小組。任務相同。不過,這次第一張投影片是紅色。奇怪的是,另外三名組員都說它是「橘色」。你要怎麼形容它?看起來是紅色沒錯,但有沒有可能是你錯了?同樣情況又發生了十九次,其他組員都回答是「橘色」,而且你每回都必須在眾目睽睽之下講出答案。
你置身於這種情況依舊堅定不移—或許你真的可以—但這下你變成了少數,因為大多數的受試者都妥協了。據統計,他們在二十張投影片裡面,平均其中十四張會附和是「橘色」,服從大多數的錯誤看法。(你大概已經猜到,另外三名說紅色投影片是「橘色」的組員是研究團隊的「臥底」。)
另一組受試者也按上述順序完成了試驗,但有一個重大分野:這次,研究者也在第一組(觀看藍色投影片)中安排了一個臥底,按照指示說藍色投影片統統是「綠色」。姑且叫他「犯錯的勇敢傢伙」吧。另外三位正常的受試者聽到他這種有如色盲的回答,大概會覺得困惑,但他們要堅守立場滿容易的,看到藍色投影片便說是「藍色」。
第二組出現了驚人的變化。受試者觀看了紅色的投影片,如同前面所述,三名同夥從頭到尾都說是「橘色」。然而這一次,受試者不輕易妥協!他們違逆多數人的意見,在二十張投影片中,平均認定十七張是紅色。
請注意,即使他們從未訓練過勇氣,卻仍舊勇敢。他們只是親眼見到—有個「犯錯卻勇敢的傢伙」為自己辯護,儘管他說錯了顏色。但這種表達異議的舉動,無形中強化了其他受試者的決心。如同研究人員所寫:「看到力排眾議的行為,就算那個觀點本身並不正確,也會促成了獨立的海嘯。」
就這個例子而言,壞消息是我們的本性是屈從於多數人的意見。如果大家都說紅色卡片是橘色,我們會以為自己一定搞錯了,也跟著說它是橘色。
好消息是,只要有一個人敢挺身違抗大多數人,我們也會變得勇敢。我們不再孤單,也沒有失去神智,而且我們覺得大可把紅色說出來。
簡言之,勇氣是會傳染的。從具有歷史意義的抗議活動,乃至日常行為;從美國民權運動,乃至某個員工提出難以回答的問題,在在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要展現勇氣是很難,但是透過練習,會變得比較容易。一旦你挺身而出,其他人便會加入。
不妨這麼想:你展現勇氣的一刻,或許正是他人的關鍵時刻—讓他們知道紅就是紅,錯便是錯;假如我們一起並肩對抗,錯誤也可以導正過來。
本文摘自《關鍵時刻:創造人生1% 的完美瞬間,取代 99% 的平淡時刻》
但我們更可以主動創造更多有意義又難忘的時刻!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暢銷書作家希思兄弟,最令人期待的新作!
★ 繼暢銷書《創意黏力學》、《改變,好容易》及《零偏見決斷法》後,再創另一高峰之作!
一位被宣判只剩3個月可活的癌症患者,如何能從容與親友告別,並將大限將至視為祝福?
一位利用跑步走出情傷的失戀者,如何幫助他人發現慢跑的樂趣,並打造讓數萬人熱情參與的「懶骨頭五公里慢跑計畫」?
一間其貌不揚的飯店,為何能靠「冰棒熱線」的服務大獲顧客好評,在洛杉磯旅館業大幅超越四季酒店與麗思卡爾頓酒店的排名?
這些答案的共同點是:小小的行為也能產生巨大能量,我們都可以打造自己以及他人有記憶點的體驗,創造人生中的關鍵時刻。
回想一下,生命中影響你最深遠、讓你改變最多的,是不是那些少數的重要時刻?
很多時候,這些決定性時刻的發生被歸諸於機率,但其實我們可以主動出擊,將「平凡時光」轉變為「難忘體驗」,並把握使人產生頓悟的「啊哈時刻」,扭轉人生,改變命運。
在本書中,作者就告訴我們如何掌握這樣的關鍵時刻,以及形塑這些時刻的智慧。在這些脫穎而出的轉捩點中,老師可以啟發學生,照顧者可以撫慰病人,服務業者可以取悅顧客,政治人物可以團結,老闆可以激勵員工。只要些許深入觀察和前瞻思考,我們就能做到這一切。
打造關鍵時刻的四大要素:
一、提升:跳脫日常慣例,不按腳本走。
二、洞察:離開舒適圈,發現事情真相的頓悟。
三、榮耀:克服挑戰,獲得成就、展現勇氣。
四、連結:營造共享的意義,建立親密關係。
改變人生的三種關鍵時刻:
一、轉變:如升職、開學日、一年將盡、計畫收尾……等。
二、里程碑:畢業、結婚、退休……等。
三、低谷:失去摯愛、受重傷、離婚……等。
關鍵時刻的關鍵力量:
在人生中,能激勵人心,翻轉谷底成為高峰。
在行銷上,能發揮創意,讓客戶驚喜按讚。
在組織中,能激勵員工士氣,凝聚團結意識。
在教育上,能喚醒自我覺察,開發學生潛能。
作者:Chip Heath, Dan Heath
出版社: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