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疾、登革熱、日本腦炎….這些耳熟能詳的疾病,都是經由蚊子傳播,每年都仍有為數不少的人因而死亡。除此之外,被蚊子叮咬後因為搔癢難耐,常讓人忍不住伸手去抓,也可能導致細菌跑進傷口而造成感染,嚴重的話甚至會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不可不慎!
source: 陳千佩
1.只有這三種成分才能有效防蚊
每年夏天,都會有一小段登革熱的流行季,流行地區大部分都在南部。尤其在2015年的大爆發,光是台南地區就有兩萬名登革熱的病例,當年流行的是過去較不常見的「第二型登革熱」,有些人因此感染到不同型別的登革熱,導致更高的重症機率。
2015年台南登革熱爆發時,政府大力宣傳請大家使用含「敵避(DEET)」的防蚊產品,但民眾要在架上買防蚊液時,卻發現大部分的產品都強調「不含敵避」,因為敵避很危險,對人體有安全的顧慮。這讓大家很困惑,到底要聽政府說的,使用含敵避的產品,還是相信架上的產品標語呢?
為了避免民眾繼續錯亂,2017年環保署在環境用藥當中,多出了一項「人用忌避劑」的相關規定,意即「可以使用在人身上」的防蚊產品。這個品項目前有三種許可且有效的成分:
一、敵避(DEET)
二、派卡瑞丁(Picaridin)
三、伊默寧 (IR3535)
防蚊產品含有以上三種人用忌避劑,只要濃度符合規範,就是可以使用於人體的防蚊液。
2.如何延長防蚊產品的效果?
另外,濃度也跟防蚊產品的時效有關,濃度越高,有效防蚊時間越長;質地比較黏稠的乳液產品效用可能可以持續更久,有些防蚊效果甚至可達10小時,建議家長們可以藉由評估當日停留在室外曝露的時間,來挑選合適的產品。
3.蚊子是不是特別愛嫩嬰?
蚊子叮咬人時,會伸出牠的口器,吐一些口水,產生類似局部麻醉的作用,使得血管擴張,以利迅速吸到人血。等牠飛走之後,人體才會開始對蚊子的口水產生過敏反應,造成又腫又癢的結果。
source: 黃媁婷
小寶寶的免疫系統才剛「初出茅廬」,對於蚊子的口水蛋白質反應當然特別劇烈,過敏後容易在皮膚外觀上感覺又紅又腫又大包。反之,大人一輩子已經被蚊子叮過很多次了,反應漸漸遲鈍,所以才會比較不容易紅腫。下次當孩子被咬得到處都是包時,你就知道並不是蚊子特別愛你家孩子,只是免疫反應強弱不同而已。
4.被叮咬後,正確的四招「止癢」法
你是否也用過這幾招口耳相傳的止癢偏方呢?用指甲戳幾個刻痕、或是稍微塗一點口水?這些方法或許能暫時轉移注意力,但也有機率讓細菌感染被叮咬的傷口,演變成更嚴重的皮膚問題喔。黃瑽寧醫師提醒,請使用以下四招正確的止癢方法吧!
Tip1.冰敷
冰敷是最不會造成皮膚傷害,但又可以轉移癢感的方式。
Tip2.擦涼藥膏
如果冰敷不夠,可以改為塗一些涼涼的藥膏,這些藥膏通常含有薄荷等的成分,但這些成分事實上並沒有辦法真的達到消腫、消炎的效果,純粹只是轉移注意力。
Tip3.請醫生開類固醇藥膏
若是前面這兩招都幫不了忙,可以請醫生開類固醇藥膏,被叮咬後盡快擦抺,讓發炎反應快快消褪,減少搔抓的可能。
Tip4.請醫生開抗組織胺的藥
如果連類固醇藥膏也無法見效,還是搔癢的很不舒服,可以請醫生幫忙開抗組織胺的口服藥。小朋友吃的是希普利、勝克敏等常見藥水,成人則有各種不同顆粒的抗組織胺,可以讓身體的癢感減少。
只要不去把被叮咬的地方用力抓破,就比較不會產生讓細菌有機會跑進去的傷口,以免造成蜂窩性組織炎等併發症。
【延伸閱讀】
本篇文章由『親子天下』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你不孤單!你擔心的、傷心的、焦慮的我們都懂。
快來加入私密社團「媽媽妞真心話」,一個屬於媽媽們的交流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