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聰明的定義是什麼呢?學生時期可能認為「學習力快」、「高智商」就是聰明,但出社會、歷練越來越多後,我們對「聰明」的定義也隨之不同!三民書局出版的《守護教養法》中,作者小川大介就提出自己對聰明的定義:「能正確做出大家都會的事已不再是聰明,而是默默變成基本;想在這個社會立足,反而應該要強化自己的強項,能在社會上發揮自己的專長。」為了讓孩子能長成理想中的「聰明孩子」,父母可以做這3+1件事情培養:
1.認同
source:Pexels
2、3歲的孩子正是叛逆期大爆發的時候,雖說是叛逆期,但其實是「自我意識」開始萌芽,他們對事情開始有自己的一套想法,雖然還無法判斷對與錯、做事的時機,但還是自己的意識。
而這時候也是父母感到最頭痛的時候,固執的孩子常會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也完全聽不進大人的勸告,但小川大介卻建議大人這時候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認同」:「我懂你的感覺」、「你很生氣對不對?」。這種認同的詞語不代表我們答應孩子的要求,而是培養信任的環境,讓孩子的心態發展成「我可以自己感受、思考、行動」的自我肯定感。
而這樣的認同直到孩子長成青少年也很重要,這時候的他們能做更多事,也會有更多自己思考過後的想法;比起急著阻止、告訴他們怎麼做,不如先聽聽他們是怎麼想的。
2.守護
source:Pexels
小川大介提出的第二步驟就是「守護」,小川大介:「有助於引發孩子的自主性,能激發孩子的挑戰欲。」在小孩沒有發生危險的狀況下,讓孩子適度的探索、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不過在守護的同時,父母要注意自己不是變成「監視」。而守護跟監視的差別又在於「信任」,小川大介解釋:「就像嬰幼兒學走路時,我們會因為不信任而牽著他們的手,但漸漸等他們走得越來越好,我們就會漸漸放手,讓他們自行探索」,要做到守護而不監視,就是觀察孩子的狀態是否能處理好生活周遭的危險,慢慢調適自己跟孩子的距離感。
除此之外,也可以參考日本教育專家的「教養孩子四訓」:
嬰兒時期,不要離開嬰兒的肌膚;
幼兒時期,離開肌膚不要放開手;
少年時期,放開手不要離開視線;
青年時期,離開視線不要離開心。
3.等待
source:Pexels
我們都知道,孩子初次做某件事情時都需要給他一點時間學習,這時候千萬不能插手,但……你覺得你是在忍耐還是在等待?
忍耐是因為不信任,所以一直有「想要幫忙的衝動」,而等待的時間就變成像是在忍耐一樣煎熬;但等待是一種自然且信任的行為,因為知道他做得到,所以就只是在等他把事情做完而已。但父母仍要隨時注意孩子釋放出「幫我」的訊號,有時候小孩只是懶得動腦、懶得做,所以要父母幫,有時卻是真的卡關、卡在某個點上,只需要父母稍加提點,就能順利完成!
但「等待」對我們這些時間寶貴、注重效率的大人而言確實是挺難的,像妞編輯就曾等女兒自己穿鞋,卡在玄關20分鐘,幸好當天是假日不趕時間,平日的話哪可能讓他這樣做?這時候小川大介就建議父母要跟孩子詳細敘述理由,並解釋時間安排給他聽。當然不會一開始就成功,對2、3歲這種只活在自己世界、又聽不懂話的幼兒來說更難,但等到孩子4、5歲後,就能漸漸要求孩子幫忙配合了!
PLUS:期待
source:Pexels
做到以上三件事後,小川大介再額外提出一個原則:「期待」。小川大介解釋:「若父母做不到以上三件事就對孩子抱有期待,就是施加壓力!」因此我們就來談談何謂「期待」吧!
期待對孩子有多重要?父母的期待對孩子而言就是更上一層樓的動力!因為小孩跟大人一樣,會有所謂的舒適圈,做習慣已經熟練的事當然比較容易,但父母能對孩子抱有期待、給出適度空間讓他維持好奇心,孩子就能不斷突破舒適圈,持續進步。
其實,綜觀以上4件事,妞編輯反而覺得除了變聰明,也是培養孩子擁有許多正向特質的原則呢!像是獨立、負責任、勇於挑戰......等等。孩子的正向特質無法一蹴而就,需要花許多時間與精力,但成果一定不會讓我們失望的!就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你不孤單!你擔心的、傷心的、焦慮的我們都懂。
快來加入私密社團「媽媽妞真心話」,一個屬於媽媽們的交流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