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許多全職媽媽都是滿肚子苦水。如果妳曾對回歸家庭有幻想,看看全職媽媽要面對的4大挑戰,也許會讓妳打消念頭…
全職媽媽面臨的4大挑戰
★失去經濟自主權
從自給自足的上班族到沒有收入的家庭主婦,這個轉變不可謂不大。全職媽媽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就是失去獨立的經濟來源,無法自由支配金錢;運用金錢時往往必須優先考量家人的需求,忽略自己的需求。
★成就感、自我價值感降低
與上班族相比,全職媽媽每天都在家務與孩子之間打轉,沒有具體的工作績效及獎金,成就感相對較低,一旦缺乏家人的支持,很容易心情低落,甚至衍生出憂鬱的情緒。
★社交圈縮小、生活與社會脫節
全職媽媽需要花很多時間照顧孩子,很難有多餘時間和朋友互動。即使有機會和朋友聚會,聊天內容多半也圍繞著家務、育兒打轉,無法與單身的友人產生共同話題。此外,全職媽媽往往缺乏時間吸收新知、培養專長,久而久之很容易與外在世界脫鉤。
★缺乏休息時間
全職媽媽通常要身兼數職,平常除了要處理孩子的吃喝拉撒睡、隨時因應孩子各種突發狀況(ex:生病、意外受傷…),還得忙著擠奶、準備副食品以及買菜、煮飯、打掃,基本上沒有休息時間。
面對挑戰該如何調整自己?
正因為全職媽媽必須面臨很多挑戰,如果媽咪決定放下職業婦女的身分回歸家庭,最好從3個方向調整自己:
1.給自己多一點彈性空間,不要把標準訂太高。
聯合心理諮商所心理師郭思妤表示,傳統觀念認為家庭主婦就是要犧牲、奉獻自己,但是當生活長期只剩下犧牲和奉獻,很容易讓人陷入憂鬱的情緒。與其把全副心力投入家庭,最後身心俱疲,不如給自己多一點彈性空間,有餘裕多做一點,沒力氣少做一點,這樣比較能夠細水長流。
2.找機會充電休息,抒發身心壓力。
有別於職業婦女可以在工作中找到喘息空間,全職媽咪基本上過著全年無休的生活,每天除了操持家務就是照顧小孩。平常最好找機會安排「Me time」,請另一半或家人幫忙照顧小孩,讓自己有時間休息充電。
3.加入媽咪社群,彼此交流、分享經驗。
網上有不少社群平台可以讓全職媽咪在上面抒發心情。透過這些平台,媽咪可以與其他媽媽分享育兒經、彼此加油打氣,或相約帶孩子出門遊玩,透過這些社交活動獲得心靈的慰藉與依靠。
全職媽咪不憂鬱小筆記
*照顧自己的身心需求,允許自己找時間輕鬆一下、從事有興趣的活動。
*每天睡眠時間儘量保持在7~8小時,每週固定運動。
*與另一半討論如何輪流照顧孩子,平衡生活品質。
回歸家庭前如何調適心態?
★與另一半充分溝通需求、達成共識
回歸家庭前,最好事先與另一半討論家庭的經濟狀況以及彼此需求,討論時儘量尊重對方、給對方多一點支持,較能減少日後發生摩擦的機會。
★重新分配家庭資源,找到生活平衡點
孩子出生以後,家庭資源必須重新分配,包括金錢的使用、每天的作息、家庭娛樂活動等等,都必須重新討論出一個新的運作模式,找到讓彼此平衡的運作模式,才能維持生活品質。
別急著辭職!先用育嬰假試水溫
辭職回家帶小孩前不妨利用育嬰假來檢視自己是否適合當全職媽媽。郭思妤表示,全職媽媽聽起來很輕鬆,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在家帶小孩。就臨床觀察,許多媽咪一休完育嬰假就迫不及待回去上班。辭職前最好給自己一段時間試水溫,不要太早做決定,以免後悔。
怕工作能力脫節…專家教妳這樣做
如果未來有重返職場的打算,辭職後最好與同事保持聯絡,讓自己維持職場覺察力。在孩子成長到一定年齡(比如上幼兒園)以後安排時間學習工作需要的新技能,以免工作能力脫節。
照顧孩子「質」比「量」更重要!
許多女性被傳統觀念影響,認為「全職在家帶小孩才是好媽媽」,但其實照顧時間的長短與孩子是否被照顧好並沒有絕對的關係。照顧小孩「質」比「量」更重要。只要用心,無論妳是家庭主婦或是上班族,都可以是好媽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