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寵物的家庭逐年攀升,加上疫情影響,家有小孩或毛孩的親子家庭假日多會帶往戶外跑,無論是街上、公園草地或大自然步道,同一地點常常可見寵物散步、孩子奔跑的景象,也大大增加了孩子接觸動物的機會。近年醫學研究顯示,孩子從小接觸貓狗,能提早增進免疫系統調適與發展,長大後反而較不容易過敏。不僅如此,寵物還是家中讓人心情放鬆與愉悅的夥伴。
長期推動生命教育的恩亞動物醫院蔡依津醫師,育有一位四歲半女兒與一隻米克斯犬,本身是獸醫也是毛媽的她,提到孩子面對陌生寵物時,因為不了解而做出錯誤的行為,像是未經飼主同意就伸手去摸、太興奮而高聲尖叫、亂餵食等等,都會造成寵物的壓迫感,因驚嚇而狂吠或亂竄。
「今天如果是你,也不會希望陌生人亂摸,對嗎?」不妨帶孩子換位思考,就更能理解。以下是蔡依津提供爸媽可從旁協助孩子與寵物相處的5大心法:
相處之道1:不用真觸碰,可從觀察開始
小小孩天生好奇,一看到貓狗覺得新奇,就想過去觸摸或抓尾巴,這時如果孩子沒接觸過寵物、寵物個性不親人也不宜觸碰,或是爸媽本身也怕動物,可以帶著孩子在一旁,從觀察牠們的習性與作息開始,蔡依津舉例:「你看狗狗正在喝水,跟我們喝水有什麼不同?」藉此引導孩子去認識動物。
相處之道2:摸別人家的貓狗前要先詢問飼主
就算對象是毛小孩,也要彼此尊重。不管是去親友家或是外出遇見的寵物,親近寵物之前,都要先詢問過飼主,每一隻寵物的性格都不同,透過飼主先了解寵物的個性與穩定度,再評估是否進一步接觸。尊重動物的同時,也是保護自己的孩子。
相處之道3:避免壓迫感,姿態放低、不直視
如果寵物性格相對穩定,就可以先放低姿態、嘗試接觸,在不造成寵物的壓迫感狀況下,讓貓狗自然靠近。首先,人要蹲下。如果是想接觸狗,爸媽可以抱著小小孩或帶孩子一起側身蹲低,與狗同高,接著慢慢伸出手,放低至毛孩的胸前,高度不可超過鼻尖,如果牠靠過來嗅聞,就表示願意接觸,若是把頭別開就先暫緩,過一段時間重複上述動作再試試,把決定權交還給寵物。
在近距離接觸時也要避免眼神直視,避免狗一直被盯著,會感到挑釁而進入對峙狀態;接觸時也要記得放慢動作,避免動作太快會驚嚇寵物。
相處之道4:要溫柔但不勉強
小小孩的力道還不會拿捏,爸媽除了要提醒孩子動作放慢,也可以牽著孩子的手輕輕撫摸、溫柔對待,從小建立同理心,尊重生命。倘若小孩或是毛孩還沒準備好,或表現出不願意,就不要勉強彼此接觸。
若是飼主過於熱情,一直叫孩子來摸自家毛孩,但是小孩沒有意願,建議爸媽也可以代為拒絕,避免孩子因接觸動物形成恐懼與陰影。
相處之道5:回歸寵物習性,請飼主幫忙
每隻毛小孩都有牠的喜好與習性,如果孩子想要接觸寵物,不妨請最熟識牠的主人出面協助,像是面對愛吃的狗狗,在不能亂餵食的前提之下,請飼主提供專屬的狗零食,來拉近彼此距離。爸媽也別忘了要提醒孩子,摸完動物後要記得洗淨雙手。
蔡依津表示,與毛孩相處其實就跟帶小孩的過程一樣,先了解寵物的天性、作息與傳遞的肢體語言,就能相處愉快,也可自我保護,避免不開心的衝突。
本篇文章由『親子天下』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你不孤單!你擔心的、傷心的、焦慮的我們都懂。
快來加入私密社團「媽媽妞真心話」,一個屬於媽媽們的交流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