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清楚自己的品味,就不會無所適從地看到什麼都喜歡、都想入手,也就不會浪費金錢與時間。
以自己的獨特品味為軸心,再往外延伸嘗試,會讓品味更有深度,否則喜歡的東西就會過於豐富,導致衣.食.居都顯得雜亂無章。
缺乏主軸、過於豐富的喜好會互相抵制,散發不出獨特的魅力。例如,同時喜歡義大利現代風及韓國古董風,就把這兩種風格的家具一口氣都塞進狹小的住居裡,那會變成什麼景象?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除非有著歷史根源及文化上的共通點,實在很難和諧共存。
生活空間與居住者的服裝品味若是相差太遠,也會導致空間和服裝的浪費。畢竟日常生活是由衣.食.居所構成,只有這三者的風格品味共通一致,才會更顯精緻、更具魅力。
如果喜好的範疇實在太廣、難以決定,那就以「適合自己的風格」做為選擇的基準吧!當「個人的喜好」與「適合的風格」變得一致,就能打造簡約、舒適的品味生活。
個人的喜好與適合的風格若能一致,對服裝穿搭和住居環境都會形成重要的影響。個人喜好若與生活方式同步相應,住居就會展現美感。要是真的無法統整,最好壓抑個人喜好,優先選擇適合自己的物品,才能減少無謂的浪費。
當「喜好」與「適合」恰好一致時,也代表你對自己的認識是清楚、正確的。相反地,若是兩者差異甚大,很可能意味著你並沒有接受真實的自己。只有愛上適合自己的風格, 才能養成簡約又洗練的個人品味,也代表著更加珍愛自己、重視自己。
│衣.食.居│
先選適合的剪裁,而非喜歡的顏色
聽到別人稱讚自己的洋裝很漂亮,不見得就代表這件衣服適合你,那也許是衣服太搶眼,對方稱讚的焦點是服裝而不是人。當個人對服裝的喜好傾向與適合風格變得一致, 衣服才能穿得長久,自然不會浪費。
人們常會執著於某種喜歡的顏色,選擇服裝時就以此為基準。如果喜歡的顏色適合自己,實屬幸運;但大多數的情況都是喜歡的顏色不見得適合自己。如果你容易被色彩誘惑,比較聰明的方法是,在選擇衣服時暫且忘記顏色這件事。
款式及剪裁主導著服裝的材質及色彩。服裝設計中有一些基礎原則,這種款式剪裁要搭配這種材質、這種材質較適合這種色彩……所以,選購服裝時最好從款式及剪裁著,先判斷是否適合自己;只要沒有問題,再確認材質是否得宜、顏色是否相襯即可。
花色圖案適合風格華麗或個性強烈的人,因為這類圖案較為搶眼,容易蓋過個人特質,也比素色更難搭配,比較會讓人看膩。所以,除非花色圖案真的很適合自己,最好不要輕易嘗試。
穿上自己不是那麼偏好的衣服,卻被身邊親近的人稱讚「非常好看」時,就表示那種風格的衣服或許也適合你。你可以試著攤開自己所有的衣服,做一次品味測試,把這些衣服當成是別人的,想像每一件衣服適合什麼樣的人,然後逐一分類。
分類之後,要是出現了好幾種不同類型,就要小心了,你得仔細留意自己到底更適合哪一種風格。如果所有服飾的風格都呈現一致,則沒有太大問題,接下來只要從中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衣服,這些裝扮會讓你看起來更美。
│衣.食.居│
不吃眼睛想吃的,要吃身體需要的
所謂「適合」的食物,就是身體需要的食物。
為了健康,我們總是被叮嚀不可以挑食或偏食,但如果觀察百歲人瑞或長壽的老人家,卻不一定如此,甚至有很多人是隨心所欲地吃自己想吃的東西。
雖然只是我的猜測,但那些長壽老人喜歡吃的,應該跟他們的身體當時需要的東西是一致的。反過來說,因為糟糕的飲食習慣而罹患疾病的人,或許是處於現代的環境中,以致於失去了那份敏銳。想去流行的店、或是購買當前爆紅的美食,都與身體的呼求無關;眼睛想吃的,並不一定是身體需要的。
身體需要的,是保持健康所需的營養素。每個人都應該攝取這些營養素,但有些特殊需求會隨著個人體質及當下的體況有所差異。只要當下想吃的就是身體需要的東西, 使「喜好」與「適合(當前體質)」的食物合而為一,就能常保健康。
此外,要配合家人的體質來準備料理時,必須比本人更了解他們的身體此刻最需要什麼。如果家人覺得好吃,就代表他們的身體現在想吃這些食物,這才是最優質的家庭料理。例如:
◎早春可以料理略帶「苦味」的蜂斗菜、油菜花、土當歸、蕨菜、薇菜、橐吾、艾草、竹筍等,讓身體從冬日中甦醒。
◎夏季疲累的身體需要「酸味」。
◎秋季適合「鹽味、辣味」,可以嘗試鹽燒秋刀魚。
◎冬天需要「甜味」,可以燉煮紅燒小魚或甘露煮等料理撫慰身體。
基本上來說,蔬菜或魚類等當季食材都是身體渴求的食物,只要靜心傾聽身體的聲音,就能知道自己喜歡的食物是否對健康有益。
│衣.食.居│
貫徹品味,排除「不純粹」的物質
住家雖然是我們最常待著的空間,卻也是最難使個人喜好與適合風格呈現一致的地方。由於它還需顧及太多有別於喜好及風格的要素,因此很難將這個概念貫徹到底。如果是食物或衣服,只要願意就能馬上嘗試,但想要住在何種類型的房子、擁有哪款風格的房間,卻不是這麼容易就能加以體驗,到頭來不是造成多餘的浪費,就是讓住居變得雜亂。
話雖如此,也不是絕不可行。首先,可以從自己的房間開始確立品味,從家具到小物, 慢慢收集自己喜歡的造型及色彩。一旦房間出現雜亂感,就代表放了太多不符合自身品味的東西;如果全是與自我品味一致的物件,再多也不覺雜亂。
想讓房間的陳設配置貫徹個人品味,就要排除許多不純粹的物質——像是基於實用和便利才選購的東西;或是未考慮造型及色彩、只是具有其他意義的物品(禮物、流行品、旅行伴手禮)等。
在私人臥室之外,與家人共用的空間及待客區域,則可稍微收斂自己的品味,以展現家庭生活的風格與理念為主。住居的樣貌並不只是依照自己喜好的型態、色彩及材質等決定,而是要讓家具擺設的種類、門窗的位置與尺寸,以及根據本身生活行為所構築的空間,都能取得和諧流暢的互相作用。而品味,就是最後展現的整體成果。這也代表著,當前的生活行為,決定了這種住居風格到底適不適合你。
旅行時所投宿的飯店及友人的住家,都是讓自己體驗不同空間的理想機會。無需羨慕或讚嘆,而是要藉機思考那個空間是如何帶來舒適自在的感覺,從而提升自己的品味。
本文摘自《練習有風格》
潮流終會消褪,只有「風格」能恆久留存
「美」,才是避免浪費、保持簡約的最佳方法
暢銷書《練習有氣質》作者風格代表作
想塑造「風格」,就要從認識、了解自己做起——
找到適合的基本品味,專注於熱愛的事物,
琢磨對生活之美的感受力,過得更清爽、更平衡。
簡單生活中,是否仍能享有豐美的情趣?
斷捨離之後,如何確保未來的人生不再囤積?
以「風格」與「美感」做為追求的基準,
找到自我的核心、充實內在的感動,就能為生活去蕪存菁。
「風格」,就是「適合自己」的基本品味與美學,
無論是穿搭、選物、飲食、住居、生活態度和價值觀,
認真地思考自己適合什麼、想要如何表現,
流露從容、自在的氣質,也讓他人賞心悅目,感受到真實的你。
當我們對生活中的每個細節都擁有基本風格,以美感為首要的意識,
就會更加篤定自己的想望與喜好,對人事物有更精準的取捨;
我們也不會被潮流、便利性或浮泛的華麗所迷惑,造成無謂的浪費,
多餘之物自然會消失,在簡約中更有餘裕去體會滋養與豐盈。
生活風格設計師加藤惠美子,以【衣•食•居】為起點,
提出具體的思考理念和實作方針,讓你在日常中一邊汲取訊息、一邊試驗練習,
陶養洗練的感性,重新認知幸福和富饒的真義。
【寫給你的風格練習題】
◎讓「喜好」與「適合」變得一致
◎比起數量與品牌,更講究品質和美感
◎不吃眼睛想吃的,要吃身體需要的
◎「輕時尚.微格調.小清新」的平衡美學
◎想像力,是尊重和體貼的原點
◎珍惜和維護,是對物品應有的禮貌
◎「生活風格」並不等於「生活習慣」
◎「工作的時間」也是「自己的時間」
◎每五年為生活做一次全面體檢
◎捨棄,是為了讓未來更豐富
作者簡介 | 加藤惠美子
生活空間設計師,畢業於桑澤設計研究所住宅設計科,創設「空間構造」股份有限公司,從事室內裝修與家居住宅相關商品的設計,在生活美學、餐桌擺設等領域累積深厚造詣,並積極投入演講、撰稿等工作。著作包括《練習有氣質:讓個性沉穩、姿態優雅的氣質養成術》《有氣質的簡單生活》等,在日本累銷已達82萬冊,並授權義大利、西班牙、中國、台灣、韓國等出版各種語言譯本。
出版社:仲間文化
作者:加藤惠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