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無名小卒的我們光是為了糊口飯吃就足以從早忙到晚,巴不得一天多出十小時!那麼像貝多芬、畢卡索、佛洛依德這些一秒鐘幾十萬上下的大師又是如何安排自己寶貴的時間呢?一起翻開大師的schedule看看有何玄機!
pic source: Beethoven Biograhy - finedininglovers
作家Mason Currey調查整理了逾百位創作大師的每天的生活作息與工作模式,並集結成冊出版《創作者的日常生活Daily Rituals: How Artists Work》,網站Info We Trust則把這些資料製作成一目了然的圖表。一起來看看大師究竟怎麼利用有限的時間成就大業吧!
雨果Victor Hugo/法國作家
代表作:《鐘樓怪人Notre-Dame de Paris》 、《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
雨果每天早上6點被要塞的槍聲吵醒,來杯現煮咖啡和兩顆生蛋,搭配來自情人茱麗葉的信;在屋頂洗個露天冷水澡;與訪客用餐、海灘運動、上理髮院、與茱麗葉乘馬車......直到晚上6點,開始寫作與回信;晚上10點就寢。
狄更斯Charles Dickens/英國作家
代表作:《孤雛淚Oliver Twist》、《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
狄更斯每天早上7點起床、用早餐;9點便開始在絕對安靜的環境下工作到下午2點;接著就在倫敦或鄉間散步3小時;晚上12點就寢。
莫札特W.A. Mozart/奧地利作曲家
代表作:《費加洛婚禮》、《魔笛》、《小星星變奏曲》
生活拮据的莫札特抓緊所有能夠創作的空隙,每日不僅得教課、社交、開音樂會、追求康斯坦絲,回家後還常常創作到凌晨1點,而早上6點又得起床。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樂聖
代表作:《月光》、《悲愴》、《命運交響曲》
早上6點起床,貝多芬一定要喝下自己精心準備的咖啡 ──每杯都必須不多不少恰恰好有60顆咖啡豆 ──才開始長達8小時的創作;接著來頓有酒的晚餐;餐後散步2小時,口袋裡總是放著鉛筆和幾張樂譜。
柴可夫斯基P.I. Tchaikovsky/俄國作曲家
代表作:《胡桃鉗》、《天鵝湖》、《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柴可夫斯基早上8點起床後就用茶、抽煙、閱讀聖經與哲學;10點到12點創作;接著吃午餐、散步、喝茶、讀報;5點再創作到7點;8點用晚餐、社交或閱讀直到睡前。
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精神醫師、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創始人
代表作:《夢的解析》
睡6小時起床後,佛洛依德通常在早上7點用早餐、修剪鬍鬚,接著診療病人直到中午;午餐後,他會以極高速度沿著維也納環城大道走;下午繼續工作,提供精神分析、諮詢的服務直到晚上9點;晚上花一個半小時與家人用餐、玩牌、散步;10點半到凌晨1點才是他個人閱讀、寫日誌的時間。
巴爾扎克Honore de Balzac/法國作家
代表作:《高老頭》、《驢皮記》
為創作出龐大的《人間喜劇》系列,巴爾扎克每天晚上6點上床,半夜12點起床,開始工作到下午4點,藉著50杯黑咖啡的陪伴,中間只小睡90分鐘,這樣夜以繼日寫作的日子持續了20年!
柯比意 Le Corbusier/現代主義建築四大天王之一
代表作:廊香教堂、巴黎大學學生宿舍
柯比意早上6點起床後先做一個小時肌力訓練、接著和妻子一起慢慢地喝咖啡、吃早餐;9點開始畫圖、寫作;下午2點開始是辦公室時間,讓員工執行他早上想到的點子;5點半就下班回家,11點上床睡覺。
從創作大師到販夫走卒,每個人每天都同樣有24小時可供運用,是什麼造就了我們之間的差異?大師往往不只在創作上有所堅持,在生活細節上也往往會有絕對不能讓步的儀式,有的以世人標準來看,甚至可說是壞習慣或者偏執;然而,我們的生命與最終會留下的痕跡正是這些細節的沈積。你建立出最適合自己的生活儀式了嗎?
Source: Creative Routines - Info We Tru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