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物質、事業和人生,我都樣樣不缺了,
卻總覺得哪裡還不夠,永遠沒有滿足的一天……」
凱特從不覺得每個月花掉超過九成的收入有什麼問題,她消費都是為了讓自己「感覺更好」、「成為更好的人」。直到一次在教訓小妹亂花錢時,她才驚覺:幾乎月光的自己根本沒有好到哪裡去!
她決定在二十九歲生日那天,開始為期一年的「不消費實驗」。凱特原本只希望能多存點錢,也懷疑自己能不能撐過這一年,沒想到,這段經歷卻大大顛覆了她的生活,以及對自己的認知!
原來,潛藏在她毫無節制消費習慣背後的,是一個個被忽視已久的巨大心靈黑洞,這也是導致她過去暴飲暴食、戀愛不順甚至酗酒的主因……
《不消費的一年》書摘轉載
不消費實驗:入門指南
嗨,書本前的朋友:
讀完故事後,如果你也想試試不消費實驗,那真是太好了!期待你的成果!這項挑戰不容易,但是一旦堅持到終點,感覺會煥然一新,徹底改變花錢習慣,並確認你最重視的事物。
我也必須提醒你,想嘗試消費限制和真正成功,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別忘了為突發狀況做好萬全準備,記得設定自己的目標和規則,也要顧及對身邊親友的影響。經過這次挑戰,你會看見隱藏在物質慾望背後,那個真正的自我。假如能堅持一段時間,我想你一定超乎自己的預期,比想像中更懂得善用手邊資源。
祝福實驗諸事順利,最好別發生任何意外讓你退縮不前,或者走回揮霍的老路,更希望你不會產生放棄的念頭。期待你能克服每個難關,堅持下去,發覺自己其實很有創意,總是可以想出好辦法,不必用錢解決問題。同時,你可以設定財務目標,比如減少支出、增加存款、為特定目的存錢,如果單純想成為理性的消費者,那也很好。在此,我希望提供一些建議,幫助你上手,並且能持之以恆,達成終極目標。
開始之前,請先花點時間想清楚:為什麼要嘗試不消費實驗?如果一開始想不到,可以先釐清自己目前的狀態,找出人生的旅程走到哪個階段了,然後問自己這些問題:你現在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你希望根治哪些問題?你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為什麼?
在完成自己的實驗之前,但願你的生活方式已達到初始目標,符合你的價值觀,並且預算控制得宜。若一切都上了軌道,內心也會更平靜,更懂得欣賞人生,也對擁有的一切心存感激。
祝你好運!
1.和家中的多餘物品說再見
不論你想進行為時多長的不消費生活,我都建議先好好整理居家環境,丟掉生活中根本用不上的東西──別只是收納整理,請務必分析情況,捫心自問,真正想留下的有哪些?除此之外,就全部送出家門吧!我知道,這聽起來有點矛盾,既然有一段時間都不能買東西,那還大丟特丟,不就什麼都沒有了?我得說,先清理有個好處,就是能好好認清從前到底浪費了多少錢,剛好可以激勵自己進行消費限制,而且親自動手整理,可以留下印象,牢牢記住自己的物質生活有多富足。
2.製作物品清冊
把物品收納在衣櫃、抽屜和箱子裡,很容易忘了自己有多少東西,所以如果要清理多餘物資,我建議清點並記錄你擁有的大部分物品。我自己連幾枝筆都記得清清楚楚,當然你大可不必如此鉅細靡遺,只需要走進每個房間,寫下裡面數量最多的五種東西。比如,浴室裡可能有很多罐洗髮精、潤髮乳、乳液、牙膏和除臭劑,那就數一數數量,然後記下有多少「庫存」。開始消費限制後,可能就不方便買這些東西了,至少得等到全部用完了才能再買,不妨先好好瞭解一下現況吧!
3.列出三種清單
完成上述兩個任務後,你可能會發現:原來家裡有很多東西已經夠用,不必再買,同時有些東西也是消費限制期間仍然需要的。這時,就可以寫出三種不同的清單來執行。
- 必需品:只要用完了就能添購。要列出這份清單,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家裡逛一圈,看看各個空間裡,每天都會用到的東西有哪些。就我來說,最常用的是食品雜貨和衛浴用品,為求方便,我也把送別人的禮物列在這一類。
- 非必需品:在消費限制期間,歸在這一類的東西都不能購買。拿我來說,就是些有娛樂性,但非日常必須的項目,包含書籍、雜誌和蠟燭。如果你的物品清冊已列出這一類,可以加上數量作為參考。
- 可購買項目:消費限制期間,這屬於可購買的特定類別。在清理多餘物資與記錄物品數量的同時,可以想想,在不消費的這段期間,可能會發生什麼事,然後視情況增加這一類的項目。
發現了嗎?我沒有把「體驗」的花費列在這一類,比如上館子或度假,我允許自己花這些錢。當然,你可以把這些項目列在任何一類,隨你高興。我自己把外帶咖啡列在「非必需品」,因為我不想繼續在這方面揮霍,不過我也允許自己偶爾到餐廳吃飯,不想連這都不能做。總之,請別忘了,別人的做法不必照單全收,你大可以放手訂定屬於自己的規則。
4.舉凡商店或優惠券電子報,一律取消訂閱
好,現在你列出三張清單了,已經決定出哪些項目允許或禁止購買,接著就來盡可能消除購物誘因吧──讓我們從信箱開始,只要店家或服務商寄來電子報,一律取消訂閱。如果願意更進一步,就別在社群媒體上繼續追蹤愛店了,要做得更絕的話,可以刪掉所有「某天」想去買的項目標籤。親愛的,眼不見為淨才是上策。
5.設定消費限制的存款帳戶
不論終極目標為何,只要不購物,必定能省錢。省下來的錢要拿去做什麼都是個人自由,但我建議去開個新的存款帳戶,或把平常少用的帳戶重新命名,設為消費限制期間的專屬帳戶。每月存入金額完全隨意,我個人通常會存一百元進去,因為戒掉外帶咖啡以後,每個月至少能省下這些錢。你可以把每次克制衝動後所省下的金額移轉進去,也可以把變賣多餘物資的所得存進帳戶,兩者都不失為可考慮的好選擇。
若是需要提醒自己別亂花錢,可以在錢包裡的每張簽帳卡和信用卡附近貼上一小張便條,寫上「真的有需要這個?」或「這屬於可購買項目嗎?」之類的話來提醒自己,提醒自己正在消費限制期間,避免衝動。
6.公告周知,四處宣傳
首先,請告訴家人、伴侶或者孩子們,特別是與你同住,而且使用相同家庭預算的人。請和他們好好聊過,然後決定究竟是要大家一起參與消費限制,還是先由你以身作則,獨自進行。如果希望大家一起參與,他們也可能反彈,所以千萬別強迫他們。短期內,最重要的目標是力求對方理解你的想法,明白你在一段時間內絕對不買非必需品,因此請好好解釋你的計畫目標,說明消費限制對你和家人有什麼好處,也可以說說你要把省下的錢用在何處,一步步慢慢來。
之後,請告訴其他經常接觸的人,知道的人越多,越能堅持下去,畢竟你不只得對自己信守承諾,也得給這些人一個交代。另外,我也建議你找一個信得過的人,每當有購物衝動時,可以打電話或留言給他們,請他們阻止你亂買東西。
本文摘自《不消費的一年:購物狂的重生之旅,擁有越少,得到更多》
答案是:多出50萬元、減重13公斤、出了一本書, 以及找回快樂的自己。
凱特坦率記錄了陷入情緒低潮、最終跨越障礙擁抱重生的歷程。真誠的故事不只感動無數讀者,更激勵他們投入屬於自己的「不消費實驗」,認真審視購物到底是為了「需要」、「想要」,還是「逃避真實的自我」?
既然追求再多也無法滿足,不如反過來,別再擁有更多。
作者:凱特‧弗蘭德斯
出版社:遠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