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用從畫中走出來的美女來讚賞清麗脫俗的女生,她們宛如仙女下凡般來到凡間,光是美貌就已經震懾了不少人。正妹攝影師Giselle Noelle Morgan在攝影計劃《名畫自拍(Selfie Centered)》中,親自上陣用照片還原女畫家的作品,優雅展現新古典主義時期的繪畫風格。
Sophie Gengembre Anderson-《Young Girl Fixing Her Hair》
Giselle有著如陶瓷般無瑕的肌膚,再燙個浪漫小波浪捲髮,塗上粉嫩腮紅、鮮豔紅脣,跟原畫完全沒兩樣!
左邊為原畫,右邊為攝影師Giselle的自拍,兩邊的相似度超高,光是還原畫中的背景、髮型和禮服,就要花上不少時間。Giselle每次一張照片就需要耗費一天的拍照行程,她會先安排嚴密的攝影日程,如實準備畫中場景所需的華麗道具,再演練畫中女性的神態、姿勢,一整天下來更按了50~100次快門,才能拍下一張經典照片。
Berthe Morisot-《Lady at her Toilette》
上下兩張繪畫和照片比一比,女孩的白色蕾絲洋裝、優雅髮髻和髮帶,以及完美的背景相得益彰。
這5幅畫更橫跨印象主義、現實主義和新古典主義,唯一相同的都是當年女性藝術家都透過這些畫作,反對父權社會。
Zinaida Serebriakova-《Katyusha》
畫中的女子整個大解放一絲不掛,捕捉最完美的回眸瞬間。
向來關注女權運動的Giselle,拍攝這系列的原因來自支持女性藝術與聲援女權。拍攝時一律採用女藝術家的畫作,從翻拍畫作的照片中,企圖展現過去的女性對自由的渴望、孤獨匱乏、厭倦整個男尊女卑的制度,更流露出性自主權的束縛,背後想傳達的意義比想像更寬廣。
Élisabeth Vigée Le Brun-《The Bather》
Giselle以《The Bather》一畫舉例,畫中這名年輕女人其實深懷恐懼,害怕被他人定睛凝視,遮住重要部位,脆弱地不堪一擊。攝影師總覺得畫家其實在傳達一種孤獨不被理解的感覺,表示「一名藝術家要透過時間去體驗生活和自我反思,才能創作出有意義的作品,更需要主動去瞭解。」
Tamara de Lempicka-《The Sleeper》
畫中沉默的女子化為真人後深具有影響力,Giselle在拍攝地當下,也挖掘出當時畫中女子的脆弱心靈與絕望內心。就她所見男性始終握有主導權,女性有許多權力都被限制著,從當代回首過去歷史,仍有些刻板印象無法擺脫。藉由這些在當時備受壓抑的女藝術家作品,翻拍出鼓舞人心的全新照片,探索女性的內心世界。
Photo Source: giselle.morgan2-facebook, gisellenoelle- instagram,Gisellenoelle- tumb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