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需要互相的,就連父母養育小孩也是一樣,但苦惱的是孩子還不用表達,我們只能透過他的表情、行為判斷他「愛不愛」爸爸媽媽。但你知道小嬰兒是怎麼開始「愛人」的嗎?
我們都以為小嬰兒剛出生就知道「愛」,但根據「心理師的媽寶研究室」的曾醫師說明:「原來新生兒還沒有『愛』的概念。」
「嬰兒出生後對於外在的人,物體,都是用互動中滿足嬰兒的需求來感受到的,想要喝奶,換尿布時,會有照顧者來滿足嬰兒的原始需要後,嬰兒逐漸感覺到母親是自己這個個體的延伸,這個時候嬰兒和母親在嬰兒的心理中是一體的。當母親有時無法滿足嬰兒的完整需要時,嬰兒會逐漸透過這個過程知道,原來母親不是自己的延伸,這個過程就叫做分化。」
但隨著年紀增長,外人跟嬰兒的互動變多,嬰兒會透過模仿大人的行為,知道「什麼樣的行為叫做『愛』」:「嬰兒的表現中,其實是以滿足需要出發,對月齡小的孩子,還沒有『愛』的概念,比較是對於照顧者的需要和依附。透過表達需要與依附,得到回應,或是透過模仿家人餵食,自己也去餵食父母的過程,我們會教導孩子這是『愛』的表現後,孩子才能夠連結這樣的過程與經驗叫做『愛』,也就是把行為和語言的概念連結起來。」
也是因為如此,每個人有可能因為從小「被愛」經驗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愛人表現」。如果在依附與被照顧的經驗是很好的,小孩在以後也會比較能形成愛人的能力。因此,只要我們因為愛而做出來的行為,都有可能傳達給孩子,像是餵食、撫摸,但有時候小嬰兒可能無法控制力道,會變成拍打、扯、戳……等等毫無殺傷力的破壞行為。
儘管如此,還是有些父母會苦惱於嬰幼兒的「暴力行為」,像是扯頭髮、咬奶頭……等等,雖然我們知道這是愛的表現,但還是可以溫柔且堅定的制止孩子的行為,曾心理師說:「雖然孩子還小,但他會慢慢學習到自己使錯力時,自己的需要就無法被滿足的後果,而逐漸能有所改正。母親不可能完全滿足孩子的需要,例如咬,拉頭髮,因此當母親表達自己不喜歡這樣制止孩子的行為時,孩子除了能夠學習自己的行為之外,也是一個我們所說的個體化重要的過程喔!讓孩子逐漸學到自己和母親是不同的個體,才能逐漸學習和媽媽分離。」
聽起來有沒有很窩心?原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這麼大、這麼深,連「愛」都是需要學習並模仿的,包括孩子也會模仿父母之間的相處方式,學習愛一個人應該要怎麼做。所以,各位媽咪們也好好的愛身邊的老公吧!在孩子面前盡情放閃也是沒關係的喲~
曾心怡心理師
經營《心理師的媽寶研究室》。曾任台大醫院臨床心理師,台灣大學學生輔導中心兼任心理師。現任職於初色心理治療所。
你不孤單!你擔心的、傷心的、焦慮的我們都懂。
快來加入私密社團「媽媽妞真心話」,一個屬於媽媽們的交流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