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資本主義的青梅竹馬,現代生活的必備背景。從報紙、廣播、電視節目、網路邊框、YouTube片頭到街道上的各式廣告看板,廣告活在各種媒材裡,也成為許多空間、媒體不可或缺資金來源。然而在最高指導原則始終是「推銷商品」的前提下(以商業廣告為主要討論對象),我們又可以從這些希望直達你荷包的30秒中,看到哪些社會的現狀呢?(大多廣告長度為30秒,雖然現在也有許多簡而有力或是變成一部微電影長度的廣告)
Source: autumn-in-osaka-photo-diary- bobostephanie
廣告存在的目的除了商品的曝光,還要讓你產生需要的心理和擁有的慾望,因此創意人不僅要設計精妙的廣告腳本,更要先了解消費者思維以及市場走向。而最近讓妞編輯眼睛相當為之一亮的便是《全聯經濟美學》的系列廣告,以年輕世代為切入點,展示出一幕幕這些「草莓族」的處世哲學。
「長得漂亮是本錢,把錢花得漂亮是本事。」
「幾塊錢很重要,因為這是林北辛苦賺來的錢。」
「真正的美,是像我媽一樣有顆精打細算的頭腦。」
「養成好習慣很重要,我習慣去糖去冰去全聯。」
「知道一生一定要去的20個地方之後,我決定先去全聯。」
「美,是讓人愉悅的東西,比方說全聯的價格。」
在這一組組年輕人推崇全聯的廣告裡,同時也告白了不知何時成為大人的我們,如何在投入社會體系的當下卻又同時感到疏離。我們開始自己逛超市,從童年的記憶中按圖索驥媽媽挑菜的眉角;我們嘗試下廚但不是為了當個好嫁娘,而是我們不知道在一片食安危機中如何吃得安心(以及更省錢);我們還有一些幼稚而改不掉的壞習慣,但在討價還價中逐漸尋找與這個社會妥協的界線。
美學,一樁看似與超市購物並無直接相關的概念,卻透過充滿sense的廣告標語,還有種種年輕人對於生活的浪漫與日常,實踐人們對美的執著,這種美不僅是在外表上更是態度上。在夢想與現實的平衡中,我們找到了一條叫做全聯的道路:藉由精打細算的消費習慣,往美(理想生活)更靠近一點點。
當然,導演羅景壬自己也在臉書提到廣告畢竟是廣告,但期待的也許是:「只要青年以世代之名(或任何其他名義)團結起來,在我看來,就是絕佳的覺醒與力量,縱然只是想向上一世代衝撞,都好。唯有團結,才有力量。」在導演去年伊莎貝爾的廣告《在愛面前,人人平等》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他對「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下了更廣義並且真切的註解。「有情人」可以是同性、姊弟戀以及各種異性戀霸權與階級規範想像外的組合,沒有人的愛可以被理所當然的貶低。
此外,最近相當火熱的廣告,我想日本au電信的廣告絕對是在眾人話題的浪頭上吧!以「給上東京的孩子們來自家鄉的驚喜」為主題,紀錄下離鄉背井前往都市找尋未來的年輕人心底那股寂寞、不安,以及在影像訊息中看到來自家鄉的打氣時瞬間潰堤的堅強。(雖然突然唱起歌來妞編輯覺得有點煽情,眼淚差點縮回去)
離開家鄉,前往「機會較多、競爭也相對激烈」的繁榮都市打拼,這樣的劇本在台灣也是日日不斷上演的劇情。不僅我們自己徬徨,其實家人也滿懷擔憂。回家的路不再只是步行的距離,也不會有媽媽的摩托車在等你,我們努力熟悉捷運路線圖,慢慢地在壅擠的城市中站穩自己的一席之地。「回家」變成需要計畫的事情,一件需要提前買票、必須搶車位、投注更多金錢去實踐的事。
其實不是草莓太脆弱,只是在這片草莓園裡我們越來越難證明自己是特別的。
另一部妞編輯個人相當喜歡的廣告,就是日本SAPPORO啤酒的《成人世界電梯》,由傳統哈日派的男神妻夫木聰,來向演藝界的前輩詢問關於「大人」的問題。
竟然不會!這也是只有大人才能接受的幻滅童話吧。
儘管妻夫木聰已然不是十幾歲或二十代的魯莽少年,但在成熟的路上,我們總是有許多犯不完的錯以及那麼多前輩值得去討教,並且記住不要成為自己討厭的那種大人。
別變得圓滑,當星星吧!”Stay weird, stay different”
Source: 絆──後311,日本社會關鍵詞-books
在2011年福島核災發生後,為了避免國民反感不僅街道上閃爍的廣告銳減,大多也改走溫馨勵志風,在低迷的氣氛中尋找適切的切入方式。廣告取材自社會,它也因為社會而改變。
Source: img4-wikia
我們需要的不是台北巴黎或是墨爾本,而是一個真正能體察在地社會脈動,願意以美好的手段去達成目的的社會;我們需要的不是成為「千頌伊」,因為連全智賢自己都永遠不會是「千頌伊」。只有真正試圖去了解消費者生活的廣告,才能準確打動人心,也才能讓我們掏錢,因為那是「林北辛苦賺來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