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到了,不少人開始應酬喝酒,門診發現,消化性潰瘍患者有增多趨勢。根據統計,每5人就有1人中鏢!醫師提醒,如果消化性潰瘍不治療,小心會有3大併發症,包括潰瘍出血、潰瘍穿孔等,因此,一旦出現上腹疼痛、胃痛,或是有噁心、嘔吐等不適,應該及早就醫檢查。
烏日林新醫院胃腸肝膽科鄧凱澤醫師表示,消化性潰瘍通常是指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是由於胃、十二指腸的黏膜上皮層,受到胃液的侵蝕破壞,造成深入黏膜下層的損傷,絕大多數與胃酸分泌過多或黏液保護層減少有關。我們該如何區分十二指腸潰瘍跟胃潰瘍?
十二指腸潰瘍VS胃潰瘍
十二指腸潰瘍主要是在饑餓時會有上腹部悶痛,進食後疼痛減輕;胃潰瘍是在進食後才會引發疼痛。此外,有腹脹、噁心、消化不良、食慾減少、慢性貧血等狀況時,也要小心是否有消化性潰瘍。
造成消化性潰瘍常見4種原因
1.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幽門螺旋桿菌是消化性潰瘍及胃癌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它會釋放酵素使黏液保護層減少,導致胃液更加容易地侵蝕,並產生毒素而傷害黏膜上皮層。
2.藥物的刺激
有些藥物使用(例如阿斯匹靈、消炎止痛藥、類固醇、一部分抗生素等),會使黏液保護層被破壞,胃液更加容易侵蝕黏膜上皮層而造成潰瘍。
3.生活及飲食習慣
暴飲暴食、無定食定量、咀嚼不夠、進食太快、常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抽菸及過度飲酒,也有可能造成消化性潰瘍。
4.情緒及心理壓力
當人處在憂愁、憤怒、焦慮或悲傷等長期巨大壓力下,皮質醇、腎上腺素的分泌可能會增加,導致胃酸分泌增加、胃保護黏液分泌減少、臟器血流減少,就可能造成潰瘍。
消化性潰瘍的3大併發症
潰瘍出血
一旦發生消化性潰瘍出血時,可能會嘔血、嘔出咖啡色物質、解黑色大便或柏油便,嚴重時會解大量血便、心跳加快、冒冷汗、血壓下降、頭暈、臉色蒼白、四肢冰冷及昏倒休克,有上述症狀應立即至急診就醫,避免失血過多造成多重器官衰竭。
潰瘍穿孔
會突然發生上腹部持續劇痛,並且胃酸及胃內容物會由腸胃道滲出到腹膜腔內,引發急性腹膜炎,甚至敗血症,需要緊急手術治療,否則將危及生命安全。
幽門阻塞
潰瘍在胃幽門部或十二指腸球部慢慢結疤癒合的過程中,有時會導致胃出口阻塞,造成噁心嘔吐的症狀。如果再加上活動性潰瘍引起的發炎腫脹,甚至會造成胃出口完全阻塞,胃部嚴重膨脹,食物滯留並且一直嘔吐。
消化性潰瘍有最有效的診斷工具
烏日林新醫院胃腸肝膽科鄧凱澤醫師指出,胃鏡檢查可清楚看到胃部及十二指腸,直接觀察是否有潰瘍或其他病變,判斷其嚴重程度,必要時還可以切片化驗檢查,看看病變處是否為良性或惡性、幽門螺旋桿菌有無感染等。如果有潰瘍出血的情況,可以注射止血藥物、電燒、止血夾等方式來直接止血。建議如果如果有消化性潰瘍的症狀,可以至胃腸肝膽科進行評估及檢查。
【延伸閱讀】
長庚研究:胃幽門螺旋桿菌與胃潰瘍有顯著關聯,抗生素提升治癒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