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沒事打來的
公車內一位年約七旬的長者輕撫著手機,「呼」地深深嘆一口氣,這一幕恰巧被我看見。不知怎地,他時而望向窗外風景,時而凝望手機,遲遲無法按下通話鍵。
大約過了十分鐘吧?他小心翼翼地將手機放在耳邊。我從旁約略聽得通話內容,似乎是打給出嫁的女兒。
「是爸爸。過得好嗎?沒事打來的⋯⋯。」
多數父母,尤其與子女分隔兩地的父母,大多以一句「沒事打來的」招呼,當作一通電話的開頭。為什麼?是因為真的生活平淡無趣,在無意間毫無理由地按下通話鍵嗎?因為無聊?
不可能。正常父母對子女採取的一舉一動,都有一定的原因。我是這麼想的。
我如此揣想:是不是因為擔心自己的電話會打擾子女生活,只好擠出流於俗套的話語,用一句「沒事打來的」開啟話題?
是不是因為就算子女說:「爸,我正在公司,不方便接電話。」也可以回答:「沒關係,就⋯⋯沒事打來的。」既不顯露惋惜,又能淡然地掛掉電話?
「就⋯⋯沒事打來的」,這句話的份量無比沉重,表達的溫度卻極其溫暖。
在這句話,必然蘊含深意如斯—「好久沒看到你了,這個周末回家吧。」、「我想你,我愛你。」
在我周遭心思細膩的子女們,似乎都能察覺父母的這種心思。所以聽見父母說出「就⋯⋯沒事打來的」,那一瞬間,接聽電話的態度變得比平時更為溫柔。耳朵緊緊靠向話筒,整張臉幾乎要與話筒貼合。
在街上或咖啡館內,以「就⋯⋯(그냥⋯⋯)」開頭的句子,時而聽來格外優雅。下班路上,父母打給子女,說聲「就⋯⋯沒事打來的」;戀人對彼此說「就⋯⋯想聽你的聲音」,互訴衷情。
「就⋯⋯」一詞,意思大多指沒有特別理由,不過也可以指愛之惜之,而不必特別的理由。
意思若為後者,則開口說出「就⋯⋯」的瞬間,「就⋯⋯」是千真萬確的,而不僅僅是「就⋯⋯」。
對不起,沒辦法給你更多
去年冬天某個周末,處理著堆積如山的業務,忙得不可開交。望向窗外,昨夜下了整夜的雪已經結凍,全國道路變身為一座座泰陵滑冰場13。嚴寒也發揮了它的威力,即使穿上厚重冬衣,依然能感受到刺骨寒風。
當天下午,母親臨時有急事外出。然而天色漸黑,母親仍未返家。我心想不能枯坐乾等,便急急忙忙開車外出,並四處打電話尋人。我拿起電話:「您現在在哪裡?」
終於聯絡上在公車站冷得瑟瑟發抖的母親。不久後,母親拖著冷冰身體吃力地上了我的車,以微弱的聲音開口說道:「起周呀,真對不起⋯⋯。」
父母真是如此。從早到晚為我們準備飯菜、放棄自己的夢想,只為盡力培養子女的夢想、在外犧牲自己,只求賺錢養育孩子。即使時時為子女付出,當我們子女長大成人,想要為他們做點什麼,父母總是回以「對不起」。
他們之所以感到抱歉,並不只是因為單方面接受幫助,而是想要給子女更多,卻無能為力,所以父母才開口對子女說「對不起」的吧?
即使聽到母親說的話,我仍裝作沒有聽見,若無其事地乾咳幾聲。有些話必須刻意充耳不聞,將它拋到空氣之中。沒有必要尷尬地三番兩次交談,只求確認對方的心境,徒增心痛。
母親說出的話,聽在我耳裡特別沉重。多希望將「對不起」這句話,狠狠摔在冷冽的結冰道路上。然而那天,我能做的只有將車內的暖氣開到最強,好讓母親的「對不起」湮沒在吵雜的暖氣聲中⋯⋯
無可取代的存在
吹起冷風的晚秋,我正在超商內選購商品,一位看似四十多歲的男子走了進來。男子每以舊帽子撣去工作服上沾黏的泥土時,便揚起灰撲撲的粉塵,似乎度過了疲憊的一天。
他抓起貨架上由店員製作、上架的現烤餅乾,從夾克內掏出皺巴巴的紙鈔結完帳後,男子伸出滿是歲月痕跡的大手收下餅乾,再小心翼翼放入夾克內。
店員稍微詫異地看著男子的舉動,男子有些尷尬地說:「哈哈,要給孩子們吃的,冷掉就不好了。」
說完後,男子邁開蹣跚的步伐走出店外。
我望著他的背影,那模樣彷彿一頭羸瘦的駱駝,肩負珍貴行囊緩緩前進。那瞬間,詩人金鍾植(김종시)的詩〈全副武裝(완전무장)〉,在我的腦裡灼燒著。
駱駝似乎自前生已察覺自己的死亡
揹著兩座墳墓行走
似乎就連痛苦也視為肉身的一部分
在肉身的頂上
揹著痛苦的累贅行走。
我忽然出現這樣的想法,剛才遇見的男子,其日常生活與駱駝的每一日何其相似。也許那名男子也正憑藉著對綠洲逐漸模糊的記憶,按住痠疼的膝蓋,日復一日穿越荒涼沙漠。為了盡自己的責任,為了家人。
如此想來,下班時間在地鐵遇見的廣大父親背影,竟猶如佇立於沙漠中央的駱駝。蹣跚獨步的他們,肩膀不知怎地沉沉向下駝著。是否因為在上司壓迫、下屬爭權的團體生活中,難以舒展自己的身軀?還是因為許多時候必須勉強度過千篇一律的一天?
source: eiga
有一部電影名叫〈我的意外爸爸〉,劇情為兩名父親發現孩子在婦產科被掉包之後的故事。設定雖然老派,不過內容卻非如此。電影透過身為菁英份子的上班族良多,以及經營小電器行的雄大兩人的形象,向我們丟出了這樣的問題:當上父親,究竟代表了什麼樣的意義?
在電影播映結束、片尾字幕跑完後、放映廳的燈光打亮時,我依然離不開座位,沉浸在電影的餘韻中,久久無法邁開步伐。仔細想想,父親究竟是什麼樣的存在?對子女而言,父親又必須是什麼樣的人?
關於這些問題,比起專家學者的建議,在閱讀時以粗筆畫線的句子,或電影中主角漫不經心說出的臺詞,更能成為有用的解答。
電影中有個印象特別深刻的場景:決定協議換回孩子扶養權的兩名父親,看著孩子們奔跑玩耍的模樣,從而發現了兩人對子女教育不同的態度。此時,性格截然不同的兩人,進行了以下的對話—
雄大:「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很重要。」
良多:「(話是這麼說沒錯,)在公司裡,有很多工作非我來做不可。」
雄大:「爸爸這種工作,別人也做不來呀。」
本文摘自《解語之書》
你是否曾被一句話拯救?
「我在乎你,但我不知如何說給你聽……」
狂銷百萬冊的解語之書,
如何溫暖了一整個國家的心?
謝哲青、御姊愛、韓國天團「東方神起」沈昌珉…都是他的書迷!
【國外暢銷佳績/得獎紀錄】
★★韓國暢榜逆行神話!狂銷破百萬本★★
讀者關注度No.1之爆紅神書
韓國教保文庫連續4週奪下銷售之冠!
躍上YES24月暢銷榜第一名,蟬連3個月!
「言語,是歷久不凋的花。
有時,我們望著那朵花,從中獲得慰藉。」~韓國百萬暢銷作家 李起周
你的人生中,是否曾經被一句話拯救?
如同雨天時,頭上突然出現的那一把傘;
或是哭泣時,陌生人遞來的那張衛生紙......
「爸爸,衣服有淋濕嗎?」
「沒有……」
說謊。父母另一邊的肩膀早已濕透。
日常中打撈的話語,具有生命力
聽出對方的話裡,說不出口的隱藏版解讀
作者:李起周 이기주
出版社:三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