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腳底有許多穴道,藉由泡腳來增加下肢的血液循環,可幫助出汗、增進新陳代謝,讓抵抗力變得更好。但是泡腳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要點,用正確的方式泡腳,才能確保它帶來的養生效果。
▲泡腳使用的桶子,高度最好要能夠讓水淹到小腿肚。(圖/大鬧天宮)
事前準備
無論木桶、鐵桶或塑膠桶皆可,桶子的大小要在加水後,水深可讓小腿肚也浸在水中。泡腳的水溫最好介於39~43℃,事前可準備「水溫計(有別於體溫計)」,以切實掌握水溫的變化,避免水溫太高導致燙傷、水溫低又沒有效用。
適合泡腳的情況
體質偏寒手腳冰冷的人、幾乎都窩在冷氣房中的人或是老人,都很適合每天泡腳,而一般人大約一週泡2~3次就已足夠。當天氣變化、季節轉換時,一般人也可每天泡腳,受涼、身體浮腫的人則可以一天泡兩次腳,可有效增加身體的抵抗力。酒醉、宿醉泡腳,也能藉由出汗來增快酒醒的速度。
泡腳的時間
最適合的時間是睡前,因為泡腳有助眠的效果。每次泡腳的時間大約15~30分鐘,最好不要超過40分鐘。如果覺得頭暈、不適就應該停止,稍微休息後再泡,剛開始可先泡10分鐘,再漸漸增加每次泡腳的時間長度,最好要泡到全身發熱、身體出汗為止。
泡腳的禁忌
1.注意時間:泡腳時間不能過長,有心血管疾病者或老年人,若在泡腳中途感到暈眩不舒服,就應立刻停止。
2.注意水溫:若是因慢性病導致末梢神經遲鈍,一定要讓家人試過水溫後再行泡腳,以避免燙傷。
3.避免飯後泡腳:飯後一小時內不適合泡腳,否則會影響到消化系統的運作。
4.經期避免亂用中藥泡腳:女性在經期中不可擅自亂用中藥泡腳,錯誤的中藥將會加重經痛的症狀,使用前應該和醫師確認,才能讓泡腳增進身體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