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級《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寶拉·史班(Paula Span)記得,孫女第一次問起有關死亡的問題時,只有三歲多一點。「奶奶,妳快要死了嗎?」沒有人比幼兒更直白。史班想了想,盡量實事求是地達到:「是的,我有一天會死,但那還有很久很久。」其實史班已經70歲了,她的死亡大概不會在「很久很久以後」,但是對一個學步兒來說,20分鐘就是永遠,所以史班這樣說也不算誇張。
如何跟學前兒講「死亡」?
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注意到死亡,也許從無意中看到死掉的瓢蟲開始,遊戲時可能也會牽涉死亡的劇情。但他們並不真正了解死亡的意義,遊戲時假裝一個巨人吞掉一隻貓熊,過了一會兒吃撐的巨人就會把貓熊吐出來,而貓熊毫髮無傷。
跟學前幼兒談生死,是完全符合其年齡的話題
隨著新冠肺炎席捲全球,病毒令校園、公園關閉,眾人戴上口罩,家長頻頻提醒孩子洗手,可能伴隨著一句嚴厲的提醒「不好好洗手你會生病、會死掉!」即使是最小的孩子也能感受到異樣的氛圍,很難不問起死是怎麼一回事。
大部分孩子的第一個死亡經驗,可能是寵物死去。但第一個人類死亡經驗,極可能是祖父母去世。流行病當然不幸,但也是一個好機會,可以讓我們跟孩子談談這個平常難以啟齒的話題。
別說「他只是睡著了」、「他去一個更好的地方」,父母往往會避重就輕,芝加哥創傷諮商師基亞·費雷爾(Kia Ferrer)說:「很多父母會說,可是爺爺奶奶已經活了很久,他們交了很多朋友,見證了歷史,現在該是他們休息的時候了。」但是這番話只能安慰自己,不能減緩幼兒對死亡的疑慮。發展心理學家、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生死學講師蘇珊·布拉克(Susan Bluck)說:「如果我們這樣應付一個4歲孩子,他就會學到:死亡是一件壞事,是不能談的事。」
布拉克解釋:孩子在學齡前,就應該學會關於死亡的三個基本概念:第一,死亡是不可回復的,「上了天堂就不會再回來」。第二,死亡會使生物體失去所有的功能。第三,死亡是普遍性的,所有的生物都會死。
但我們也不需要長篇大論地說教。唐娜·舒曼(Donna Schuurman)說:「不要閃避孩子提出的問題,但不用做過多解釋。」舒曼是波特蘭道吉死亡中心(Dougy Center)執行長,該中心專門輔導幼年失怙的孩子。她說:「告訴孩子死亡是什麼。聽聽孩子怎麼想。給他們時間消化心中的感受。然後輕鬆地說:『好了,我們去玩吧。』」
對於死亡,每個孩子能接受的、能理解的範圍,視年齡與個人心智發展而有所不同。學前幼兒可能還不明白葬禮的意義和成人世界各種各樣隱晦的說法,所以我們解釋死亡時要盡量用直白的字眼。例如,史班說,不要說什麼「我們失去爺爺了」、「爺爺睡著了」、「爺爺去一個更好的地方了」。這些說法只會令孩子更迷惑。
費雷爾說,從5到7歲起,孩子就開始了解生命的週期,知道萬物有生就有死。爸爸媽媽可以告訴他們,人也跟其他動物植物一樣,會長大、會死掉。對更小的小孩,可以用玩具做比喻,即使3歲小孩也理解玩具有舊得壞得不能再修理的時候。至於葬禮儀式的意義,可以在孩子8歲以後再慢慢帶領他們認識。
【延伸閱讀】
小孩邊睡邊哭到底要不要叫醒?夜驚、惡夢的「區分方式」&「安撫辦法」
本篇文章由『親子天下』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你不孤單!你擔心的、傷心的、焦慮的我們都懂。
快來加入私密社團「媽媽妞真心話」,一個屬於媽媽們的交流小天地~
註:本文之影片及圖片版權皆屬YouTube開放資源,上傳者並非妞新聞或編輯,若影片遭移除敬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