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生理期來訪的頭幾天,惱人的經痛問題,總讓你痛到在床上打滾。有人說,生理痛是子宮肌瘤等婦科疾病作祟引起?也有人說,經痛是自然現象,只要忍一忍就過了,以後生完孩子就沒事?究竟誰說的對,想要改善經痛不適,該怎麼做才對呢?就讓我們聽聽專業中醫師怎麼說。
原發性經痛VS續發性經痛
王心眉中醫師表示,經痛根據成因的不同,可分為原發性經痛與續發性經痛2大類型。其中,原發性痛經指的是初經開始便持續有痛經症狀者,這類型經痛成因,可能與子宮內膜崩解時,產生過多的前列腺素,使得子宮強烈收縮,而引起如痙攣一般的收縮絞痛有關;除了下腹疼痛外,嚴重者疼痛甚至會延伸至下背,或大腿前側。
還有一些人,則是因為天生子宮頸比較緊,當子宮內膜脫落經過子宮頸時,便會拉扯到子宮頸產生疼痛導致;而臨床上確實也發現,這種類型的經痛,只要經歷懷孕自然生產的過程、子宮頸被撐開後,部份女性的經痛的確可獲得緩解。此外,還有部分是因為子宮後傾,特殊的子宮角度會讓民眾在經期子宮收縮時,影響到周遭的結構,因此經期較容易有生理痛,及腹瀉、便祕、頭痛、腰痠、噁心等相關症狀發生。
至於,續發性經痛則指的是初經時並沒有痛經症狀,之後由於某疾病、原因才開始於生理期出現疼痛者。而導致續發性經痛發生的常見原因,多與子宮內膜異位、骨盆腔感染、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子宮內膜息肉、卵巢或輸卵管發炎、子宮內避孕器或子宮腸道沾黏等因素有關。
4大NG習慣是禍首,易加劇經痛不適
不過,中醫又是如何看待經痛問題呢?王心眉中醫師進一步解釋,中醫認為「不通則痛」,簡單來說,就是疼痛的發生多半有其原因,而當中的關鍵原因則常與氣機不暢、氣血不通有關。
至於造成不通的原因有很多,舉凡:寒凝氣滯、濕熱阻絡、痰濁阻絡、瘀血阻滯等,都可能造成現今常見的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異味等婦科疾病的發生。尤其是,現代人常有的下列4大NG習慣,就是容易造成「不通」問題發生,或加劇痛經出現的關鍵肇因:
1.運動量不足
現代人久坐、運動量不足,骨盆腔、下半身經常處於循環不良的狀態,導致氣血不通,長期下來便可能會造成子宮等婦科相關疾病發生。
2.食用過多高脂、高糖食物
如果日常飲食過食甜食、酒品、高油脂等「酒酪肥甘」的食物,超過脾胃運化及身體所需,便會在體內釀成痰濁與痰濕,這樣的濕濁之氣若累積於女性重要器官,就容易引發婦科疾病。因此,女性朋友切記,甜食、酒品及油炸、高脂食物,必須適可而止,不可食用過多。
3.工作、生活壓力大
心情、壓力也是造成經痛的因素之一!王心眉中醫師提到,情緒壓力過大,肝氣鬱結,會造成氣滯血瘀,使胞宮(子宮)血流受阻而引發疼痛;且值得注意的是,這類型的經痛時常會伴隨胸脅、乳房脹痛等問題發生。
4.嗜吃生冷寒涼食物
喜歡喝冷飲、愛吃生冷寒涼食物、冰品等,容易讓子宮環境變寒冷。而當子宮溫度下降,人體血液循環速度就會緩下來,長期便會造成寒凝血滯體質,讓民眾在月經來會發現經血塊特別多。
另外,除經痛之外,由於身體會自發保護臟器、維持溫度,因此吃太多冰冷食物會容易在腹部囤積脂肪,保護子宮的小腹也會因為脂肪累積而顯得特別突出。或許,有些女性體質強健,吃冰不見得會有經痛問題,但突出的小腹卻也影響體態觀瞻。
女中醫教你3招,有效舒緩、告別惱人生理痛
既然我們瞭解了經痛的種類、發生原因,以及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不當的NG習慣,會釀成容易痛經的體質、加劇生理期不適外,那麼想要有效告別經痛糾纏、減輕不適,到底該怎麼做才好呢?王心眉中醫師也特別和大家分享3招操作容易,且效果顯著的自我保健法,提供給女性同胞們參考:
1.瑜珈貓式
彎膝跪下,屁股坐在腳跟,雙手緩慢往前滑至頭前方,接著抬高臀部,讓胸口著地,維持30秒左右。這樣頭低臀高的姿勢能改善子宮位置,使經血外流較為順暢,可減緩疼痛和腰背痠痛等症狀。
2.丹田灸溫敷
時常溫敷肚臍周圍,能溫補下元,發揮驅逐濕氣、理氣養血、溫暖胞宮的好處。尤其是針對子宮虛寒、喜吃冰冷、運動量少、骨盆腔血液循環較差的女性,這樣的方法多少也有輔助養生保健、減輕及預防經痛的功效。
3.規律運動
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並養成規律運動習慣,能有效促進骨盆腔的血液循環、溫暖子宮,對於女性朋友來說助益良多,像是,能強化骨盆腔肌群、核心肌群等,有助於子宮收縮的運動就很不錯。
【中醫師小叮嚀】
王心眉中醫師提醒,引起痛經的原因有很多,不管是原發性經痛,或是疾病引起的續發性經痛,都會讓女性經歷月經週期間的不舒適。故其臨床也發現,許多人為了能迅速減緩疼痛,有服用止痛藥的習慣。但是,這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方式,且長期下來也可能造成依賴性,讓止痛藥越吃越重,對身體沒有益處!
呼籲,婦女朋友只要發現經痛問題越來越嚴重,生理期天數過多,或有經血量異常、不正常分泌物、疼痛持續太多天等情況時,應立即尋求專業醫師協助,找出真正的發生原因根本治療。千萬不要隨意亂吃止痛藥,才是避免延誤治療時機,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