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走路」是嬰兒發展里程碑中最特別的一件事!會走路就代表寶貝的世界變得更大、更寬闊,能探索更多東西、學習更多的知識。而「學走路」在許多科學家眼裡也是一項不可思議的歷程!
source:pixbay
通常來說,健康的嬰兒會在9~18個月時開始學習走路,先是扶站、獨立站立,然後慢慢扶走、放開雙手走。在這過程中他們會持續使用自己的肌肉,練習平衡跟協調能力。一開始可能會搖搖晃晃的、走沒幾步就跌倒,但等到3歲後,他們的平衡能力跟協調力就會有所改善,能走得更穩、更快。
在NETFLIX的影集《零到一歲》中,就特別針對幼兒走路請來多位科學家,幫忙分析研究。
第一位科學家是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的人體運動科學系副教授Nadia Dominic。她在有了自己的小孩後,發現新生兒居然會有類似「走路」的動作出現。將新生兒放在平坦的平面,新生兒的雙腳會不斷交替前進,而Nadia也因此聯想到:「走路是人類的天性?從出生什麼都還不會的嬰兒就會走路嗎?」
Nadia找來許多新生兒跟正在學步的幼兒比較,發現新生兒走路時只有用到兩種肌肉運用模式—與地面接觸時支撐體重的需求,跟身體的擺動。而幼兒學走的肌肉運用模式則保留的新生兒的基礎,這讓Nadia覺得十分意外,因為這項研究打破了大家的觀念:「嬰兒天生就有走路的能力。」
source:pixbay
而第二個研究則是幼兒會走路後詞彙量的改變。相信有許多媽媽會發現,嬰兒會走路之後,與外界的溝通技能好像突飛猛進?他們一下能聽得懂大人的指令、也會很積極的開始學講話,難道這其中有什麼關聯?而這就是影集中的另一位科學家加州大學的發展心理學教授Eric Walle所探討的議題。
Eric Walle想知道正在學走路的幼童,詞彙量大增是什麼原因,因此在20個家庭的幼童身上裝上小錄音機,發現讓幼童詞彙量增加的原因,跟他們接觸到的東西無關、跟父母是否有多講話無關、跟年紀無關,爬行嬰兒跟走路嬰兒所接受的詞彙都差不多、嬰兒們每天講話、發音的次數也相同,真正有差別的是「語言環境的品質」。
Eric把實驗中的「數字」剔除,不看數量而是質量。Eric發現當孩子學走路後,父母跟孩子講話時有品質上的差別,父母不再是漫無目的的講話給孩子聽,而是有真正「教學」跟「學習」的動作同時進行。
source:pixbay
寶貝會走路後,一定讓許多媽媽又感動、又感傷,因為代表他們正慢慢脫離父母的保護,朝「獨立」邁進。他們會越走越遠、越走越快,而身為父母的我們則永遠在他們身後張開雙手,等他們不小心跌倒時,扶助、支持他們。
Source: NETFLIX《零到一歲》
你不孤單!你擔心的、傷心的、焦慮的我們都懂。
快來加入私密社團「媽媽妞真心話」,一個屬於媽媽們的交流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