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死亡,是最艱難卻也最普遍的人類共同經驗。很多人都經歷過失親之痛,就算沒有經歷過的人遲早也會經歷到。我們都知道雙親去世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這種認知並不能幫助我們更樂於接受父母死亡。失去雙親是滿溢悲痛及創傷的體驗,且會永遠地改變任何年紀的子女,不論在生理還是心理方面。一切都不會再一樣了——父母的死是改變一切的重大事件。
source:Pixbay
「在最好的情況下,父母的死可以預見、家人有做好準備、有機會說再見、尋求支援,」經神學家妮可·本德斯哈迪(Nikole Benders-Hadi)博士接受《爸爸經》網誌採訪時說:「在死亡發生得突然的情況下,例如一場急病或悲劇性的意外,即使成年子女都可能會經歷拒絕接受現實、對失親感到憤怒等情緒⋯⋯這會導致重大的沮喪失調症,甚至創傷症候群。」
#未解的傷痛,危害健康
source:Pixbay
永遠不可能有足夠的心理學數據來精確地測量失親的痛苦;失親的創痛對每個人的影響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是,專家因此更積極使用大量腦部成像技術來研究父母死亡對精神與心理造成的影響。研究顯示,後扣帶回皮層、額葉皮層、小腦都會對創傷經驗產生反應,這些是大腦用來儲存過去的區域,它們也用來調節睡眠與食慾。
短期內,神經學告訴我們,失親會引發生理上的痛苦。長期悲痛會使整個身體都失調。許多研究都發現,未解的悲痛與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免疫失調、甚至癌症高度相關。專家們仍然不確定,為什麼悲痛會引發這麼嚴重的生理疾病,但一個理論是巨大的傷痛經驗會永久激活一組的交感神經系統(啟動身體打或跑模式的神經),長期下來導致基因變異。這些改變——包括免疫反應減弱、細胞加速死亡——在一隻熊追你跑而你需要激活所有細胞來逃命的時候可以幫助你生存。但是長期下來,這種細胞失調也會生出癌病變。
雖然在父母死亡以後,子女表現出來的生理症狀都差不多,但心裡影響卻大不相同且無法預測。美國心理學會的心理失調診斷與統計手冊指出,在父母死去後一年內,健康的成年子女也會經歷一連串的情緒反應,包括生氣、暴怒、悲傷、麻木、焦慮、罪惡感、空虛感、懊惱、以及悔恨。這時候一般人的正常反應是全心投入工作、或者全心投入活動與社交。
#青年比中年人受父母死亡的影響更大
source:Pixbay
父母死亡的情境影響很大。突如其來的、暴戾的死亡使身後人產生悲痛失調症的風險更高,而當成年子女與父母關係破碎時,父母的死可能加倍痛苦——子女會自動關閉並假裝感覺不到傷痛。
「當子女有時間預期並準備,應對死亡的壓力較輕,」治療師及臨床社工喬莫克·奧莫霍拉(Jumoke Omojola)說:「無法說再見會使沮喪與憤怒的感受更強烈。」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研究顯示青年成人比中年人受父母死亡的影響更大。因為他們的父母經常在預料外的情況下死亡,沒有得享天年。
#性別也對傷痛反應有所影響
source:Pixbay
研究顯示,在短期內,女兒往往比兒子表現出更激烈的哀痛反應。但另一方面,失去雙親的兒子,比女兒需要更長的時間走出傷痛。「男人傾向壓抑情緒而不表現出來,」臨床心理師及作家卡拉·曼利(Carla Manly)寫道:「這影響到他們接受並排解傷痛的能力。」
研究也顯示,失去父親與失去人生導師的影響類似——失去父親,會讓子女感覺失去了遠見、目標、承諾、信念與自我認定。另一方面,失去母親,引起的反應則更「原始」:許多人對於失去母親的感受,更接近於失去一種親密而獨一無二的關係。
【延伸閱讀】
本篇文章由『親子天下』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你不孤單!你擔心的、傷心的、焦慮的我們都懂。
快來加入私密社團「媽媽妞真心話」,一個屬於媽媽們的交流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