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每天都在搶時間!」從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來看新聞媒體業

女孩的心動發現

Search

tags
Follow Us _
Follow Us _
service4n@niusnews.com
106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45號11樓
@2024 niusnews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service4n@niusnews.com
105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43號11樓
@2024 niusnews

「記者每天都在搶時間!」從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來看新聞媒體業

「記者每天都在搶時間!」從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來看新聞媒體業 2019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賈靜雯、溫昇豪、吳慷仁
share
心動瞬間_

「小時候不讀書,長大當記者!」喬安姐一句話點醒所有人:「新聞媒體是要做給一般的觀眾,七歲的智商,國中的程度!」

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由賈靜雯、溫昇豪、吳慷仁、 周采詩、洪都拉斯、陳妤、 曾沛慈、林哲熹、林予晞、 施名帥、檢場、謝瓊煖等人主演,劇情雖然主線在描述無差別殺人事件中,加害者與被害者家屬的心理狀態,但因為主角受害者家屬宋喬安和劉昭國、加害者家屬李大芝都在媒體新聞業工作,所以讓觀眾得以窺看媒體背後的寫實!

 

 

 

source:我們與惡的距離

「小時候不讀書,長大當記者」這就是現在人對媒體記者的評價,當觀眾對於求快這件事情感到疲乏,要的是更廣更深入的報導,被要求不能老是拿監視器和網路爆料當新聞時,喬安一句話點醒所有人:「新聞媒體是要做給一般的觀眾,七歲的智商,國中的程度!」

 

 

///以下可能有雷,請斟酌閱讀///

 

 

#記者每天都在搶時間

source:我們與惡的距離

就像首集李大芝所說的「記者每天都在搶時間,搶觀眾想看的東西,所以比較單向片面,編輯才可以讓觀眾看到世界的全貌。」雖然現在的新聞無法讓大家看到世界的全貌,但這是編輯應該要努力做的,然而,當理想和現實衝突時,收視率上的數字就是最直接的成績單。

 

 

 

#高那個0.01的收視率就很開心

source:我們與惡的距離

劉昭國做的先驅報是懷抱著理念在做的,而宋喬安做的品味新聞台則是求速食,講求點擊率要收視率,因此質問劉昭國:「很願意合作,但什麼叫做不能修改長度,不能修改標題,還不能修改內容」,劉昭國給她的答覆是「因為不能改才能夠了解觀眾真正要不要這則新聞,老是做膚淺表面的新聞騙觀眾,高那個0.01的收視率就很開心,有什麼意思呢?提升觀眾的品味,而不是重口味!」媒體到底是要被觀眾帶著走,還是要領著觀眾走,這一直是很值得討論的議題。

 

 

 

#要贏就是要搶快

source:我們與惡的距離

遇到「我們都輸快訊」、「最近通稿比較多多少有影響」、「其實不能看十五到四十四歲的族群,整體來說我們收視率已經最高了」、「現在十五到四十四歲的觀眾已經不看電視了,但是我們不能放棄年輕族群,現在業務部很難做的」、「業務部什麼時候好做,不能放棄年輕族群又要搶中高年齡的市場,怎麼會好做,我們新聞部已經夠配合業務部了」、「要贏就是要搶快,沒有搶先觀眾就跑走了,我們輸快訊就是慢而已」等爭論時,其實就一個字「快」,沒有信任、沒有查證,像是劇中其他台搶快報普吉島爆炸事件就是經典例子,殊不知只是假新聞。

 

 

 

#「腥羶色」標題

source:我們與惡的距離

下屬:「用代駕撞死鄰家女大生可以嗎?」

喬安:「你這標太弱了,這個女大生是什麼學校?台大...那就改成撞死高材生!」

其實也不能怪媒體都喜歡下這種腥羶色的標題,畢竟觀眾的胃口已經被養大了,文字如果不聳動的話,就沒有讓人想要點進來觀看的動力。

 

 

 

#別人犯錯,我們也要跟著犯錯嗎

source:我們與惡的距離

主管:「我們第一個到現場的,為什麼到現在還不連線?」

喬安:「不要教我怎麼播新聞,在小孩還沒有安全之前,我是不會直播的!」

喬安:「其他家都報成這樣了,別人犯錯,我們也要跟著犯錯嗎?」

不是要求自家媒體要自律,而是因為對於喬安來說,小孩是她最不能觸動的點,後面就可以看到喬安不擇手段也要拍攝的一面。

 

 

 

#患者被污名都是媒體造成的

source:我們與惡的距離

搞笑兼輕鬆擔當林一駿醫師表示:「患者被污名都是你們這些媒體造成的,媒體這樣一搞,明天家屬病人、社區鄰居通通都把他們沒什麼問題的病人,送去強制住院!」爛媒體也是需要被矯正的,所以喬安跟妹夫林一駿交換的條件,就是用一星期的專題取得與精神科醫師的專業訪問。

 

 

 

#不喜歡看就關掉不要看

source:我們與惡的距離

「最好的建議就是用遙控器,不喜歡看就關掉不要看,不要有了點擊率,有了收視率,還要來批評媒體無腦,你們的批評不會改變媒體的即時文化,只會讓我們精神更錯亂!」喬安所說的話大概也是對觀眾的吶喊吧!

 

 

 

#用媒體權任意斷定人

source我們與惡的距離

當哥哥李曉明被判死刑時,李大芝崩潰對喬安痛罵:「你們拿被你們自己踐踏的媒體權任意斷定人,觀眾只有七歲的智商所以可以怪老闆、怪收視率、怪觀眾、怪環境,你們可以隨便貼別人標籤,你們有沒有想過你在無形之中也殺了人、「你們殺的人沒有比我哥少」,面對兒子天彥的被殺,喬安最終還是沒守住自己的底線,因為她只想要讓自己兒子有活下去的權利,因此利用自身媒體的權力曝光加害者家屬的地址,讓網友肉搜。

 

 

 



source我們與惡的距離

看完《我們與惡的距離》對台灣新聞媒體業的闡述,可以發現編劇在設定角色的對立與正反,像是喬安和劉昭國雖然同樣都是受害者的家屬,但他依然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線和媒體素質,堅持最基本的兩點,第一要徵求當事人同意才進行採訪,第二不會拿麥克風逼人答話。媒體真的是一個很難做的行業,做得好不會被稱讚,但做得不好絕對會被謾罵,但新聞卻又是生活中獲得資訊不可或缺的管道,「好的新聞」需要由你我一起進行把關,喜歡這類型題材的妞妞們,一定要點開《我們與惡的距離》喔!

 

 

 

 

share

韓網超準心理測驗「選動物測壓力指數」!1分鐘找到你的壓力根源,網驚呆:雞皮疙瘩

韓網超準心理測驗「選動物測壓力指數」!1分鐘找到你的壓力根源,網驚呆:雞皮疙瘩  壓力心測、韓國心理測驗、2022心測、個性心理測驗、性格心理測驗、壓力指數心理測驗、2022心理測驗推薦、測壓力、動物心理測驗
share
心動瞬間_

壓力大不只會變醜、變老(欸),還有害健康啊!!!

你最近覺得壓力大嗎?正所謂被稱為「無形」的壓力,就是在我們不知不覺之間入侵、累積,等到滿到超過身體負荷,不只會影響工作表現、精神狀況,還可能造成身心健康崩盤,千萬不可以小看這個「百病之源」現在就做個小測試,1分鐘內就能知道你現在有沒有壓力山大(笑)?

 

 

 

#韓國「壓力指數心理測驗」

 source: naver

 

 source: naver

 source: un_ni_tip@IG

好的,現在先請淨空腦中所有的雜音、發揮你的想像力…適逢難得的休假,你在被大自然包圍的地點悠閒度假中,正躺在一棵大樹下、草地上睡懶覺時,突然耳側出現一個聲響把你吵醒,起來一看,發現居然是這隻「動物」在吵你!請憑第一直覺,選擇是以下哪種動物呢?(下好離手、不能反悔喔~)

 

 

 

1.企鵝

 

2.

 

3.老虎

 

4.兔子

 

5.熊貓

 

6.鹿

 

 

 

 

 

 

 

 

 

請往下拉看詳細解析…..

 

 

 

 

 

 

 

 

 

 

 

 

 

1.企鵝解析:

 source: giphy

選擇企鵝的你,現在正處於「對自己的惰性惱怒的狀態」!讓重要的事情延期、出狀況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壞習慣,不只周圍的人受不了,你自己也覺得厭煩到不行。

 

 

 

2.狗解析:

 source: giphy

選擇被狗狗吵醒的你,最近的生活一成不變到…讓你消沈又厭世,建議你在找尋新目標、興趣時,不要想太多、直接行動起來吧!

 

 

 

3.老虎解析:

 source: giphy

選擇老虎的你,現在對於正在做的事情以及結果給自己很大的壓力,既然事情一切順利,就不用在給自己太大的負擔感了喔~

 

 

 

4.兔子解析:

 source: giphy

選擇兔子的你,壓力來源主要在「人際關係」上!在面對周圍那種表裡不一的人的時候,壓力指數馬上爆表。

 

 

 

5.熊貓解析:

 source: giphy

選擇熊貓的你,待執行的清單越來越長,但你目前處於提不起勁的狀態,因此感到壓力很大,建議找回「休息的時候好好放鬆、工作的時候好好努力」的心情,是非常重要的喔!

 

 

 

6.鹿解析:

 source: giphy

擁有很強的自尊心的你,在「被比較」「被指責」時,會特別感受到壓力,要練習不要事事都往心裡去喔~(雖然不簡單)這個心理測驗被許多韓國網友大讚「超神準」、「準到雞皮疙瘩」,妞妞們覺得呢?

 

 

 

share
妞活動 _
贊助商廣告
贊助商廣告
latest news _
latest
READ MORE
New Member_
加入會員
歡迎使用fb帳號直接註冊加入會員。提醒您,別忘了驗證您的手機號碼,才擁有妞活動抽獎資格唷!
同意收到妞新聞電子報
已了解並同意 妞新聞會員權益聲明與隱私權條款
妞會員註冊
FACEBOOK快速註冊
粉墨誌女生研究室
Q.
姓名:
Email:
生日:西元
性別:
*請務必確認個人抽獎資料之正確性,若資料不全或錯誤,致無法核對、通知活動相關訊息或送達獎項,視同放棄中獎資格。
下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