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起源於味覺,但並不終結於味覺。當思想穿針引線搭起與食物的橋樑,一個有著心理、生理、自我概念、階級、信仰、價值觀等構成人類和食物的它種關係。食物是人類的創造物,就它的社會功能來說,在這個以文化為基石的世界,食物是文化,而文化是各種風俗習慣、制度、思維、禮教、儀式,以及人類活動的總和。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寫到年節、生日、慶官祭祀、賞花、吟詩、遊園、接風、餞別、紅白喜事都要舉辦宴席。大觀園裡的宴席反映了清朝前期上層社會富裕、和諧的表徵,也對潛藏在人心難以控制的欲望意有所指,最終大觀園的衰頹就反映了「宴會近於樂禍」的大時代寓言。巴爾札克談到食物,更論及人類的生產力和改變人類生命力的飲食之間的關係,他認為飲食習慣表現一個世代的特性。不論穀類、酒精、巧克力,他強調食物的社會性和物質性,尤其是它表現在日常生活上與人類意識的糾葛。
在人類世界中,食物始終是活躍的參與者。食物有它獨特的語言,它是視覺的、聽覺的、味覺的、嗅覺的、觸覺的,它傳遞、對應、直接或隱喻,像是透過人類的感官直達最細微的意念;同時,它通過人類思想的管道,讓我們和所有感官呼應,經歷了一種極限經驗、一種精神式的啟蒙。食物的魔力在於它具備了繁複的意象,而這些複象正是它最豐富之處。「食物箴言」企圖演練食物的語言、思想、符號,甚至去創造並演繹它自己的劇碼。這個展覽從形式、文本各種面向探索食物,並賦予食物本身一個角色,食物作為表演來觀看,讓觀眾去思考由食物所投射出的後設劇碼。正是在這樣的思維底下,展覽探索的不僅是食物的技術層面、形式或美學的呈現,更渴望藉由食物反饋、回觀人類底層的欲望,去展開一場知性/感性、理性/非理性等所有關乎人類生命的終極追求。
展覽名稱│食物箴言:思想與食物
展覽時間│2015/2/7-2015/5/3
展覽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門票│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