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為了心儀的男孩子,或是想要以更美的體態,穿上夢想中的婚紗,女孩們多少都有減肥的經驗,但是在「吃飯皇帝大」、連打招呼都是「呷飽抹」的台灣,妞妞們可曾想過「減肥」這件事從何時出現的嗎?
source:pixabay
論文作者葉家瑜主要根據台灣戰後聯合報系的報導內容,歸納出台灣1950年至2005年的減肥觀念發展,可分為3個階段:1970年代為推廣期、1980年代為成長期、1990年後則為成熟擴展期。
source:pixabay
現在姊妹們的聚餐話題,絕對少不了「身材」這件事,嘰嘰喳喳討論最新、最有用的減肥食譜或運動,對於「如何一週完美瘦身」、「吃飽也可以很享瘦」之類的標題,都能緊緊抓住女人的目光。
source:pixabay
如此「以瘦為美」的意識形態,於1950年代開始形成,此時期的報導主題陸續出現〈瘦腰風尚〉、〈太胖的人可參考,美國女性減瘦法〉、〈長堤選美兩件大事 美人究獲幾許實惠?健美身段標準如何?〉與〈薩哈拉沙漠的胖女人〉等內容,在西方主流國家的文化輸入後,將「瘦美」視為文明進步的象徵。
source:pixabay
source:pixabay
1980年代開始陸續報導〈中式減肥菜單〉、〈吃好脂肪 有助體重控制〉、〈不吃垃圾食物〉等減肥方法的相關內容,大量引進西方醫學報導,西方審美觀念隨之傳入,讓「胖」不再是福氣的象徵,甚至變成連帶疾病、懶惰等負面意象,帶動減肥產業蓬勃發展,許多減肥機構、減肥食品、甚至是輔助器材、運動課程皆不斷推陳出新。
source:pixabay
在減肥風潮的席捲之下,1990年後的臺灣,女人們以「瘦」為審美主流,身材不符合標準就難以結交伴侶、甚至影響求職,不只女人被要求「苗條」,人們也開始正視兒童肥胖的健康問題。
source:pixabay
為了健康維持良好的體態沒錯,但論文作者提到:「在『瘦』是唯一身材美的觀念成為主流後,人們減肥的動機除卻原始的健康、追求美之外,還加入了害怕被嘲笑、排擠的社會壓力」。
source:pixabay
眼看病態式減肥的事件頻傳,可見「減肥」這事已不再單純的健康問題,包含性別的刻板期待、西方文化的輸入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等等議題,眼看現今社會開始出現棉花糖女孩、肉彈甜心等不同審美觀點,無非也是對單一審美的媒體視點,提出提醒與反思。
【延伸閱讀】
換個角度就可以變漂亮那健身要幹嘛!從運動練習當自己身體的主人
戒吃這2樣食物會瘦!女神徐若瑄:「一年後應該不得了~就像沒生過小孩!」
3分鐘就可以讓你腿軟!韓國超紅的「2週瘦10公斤」舞蹈瘦身挑戰
每天5分鐘就能有川字線條!韓國舞蹈系學生教你在家練出緊實腹肌
天使臉蛋、魔鬼身材的韓國正妹健身老師!每天一支短影片教你練出翹臀腹肌
source:《告別肥胖:從戰後臺灣報紙的內容看減肥觀念的形塑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