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曾在書店排行榜架上看過這本《被討厭的勇氣》,瞥了一眼藍色封面以及那耐人尋味的書名後,心想著:「為何這本書能在架上蟬聯好幾周?」的確,光看書名的確無法領略此書的魅力,然而只要你一翻開,裡面的文字將會瞬間化為一顆顆銳利的石子,朝我們迷亂的心湖投擲出陣陣水波,並且在闔上書本的每個夜晚,我們仍能感覺到心頭的餘波盪漾。
Photo source:yuedu - aiweibang.com
全書只有兩個角色,分別是一名哲學家和一個憤世嫉俗的青年,由於哲學家主張「世界無比單純,人人都能幸福」,因此年輕人抱持著踢館的心態,決定前來挑戰哲學家的論點,因為他心想:「如果幸福真的這麼容易,為什麼他還會過得這麼痛苦?」於是兩者開始進行一場你來我往的思辨對話,現在,就藉由妞編輯精選出的書中佳句,一起來感受本書的魅力吧!
註:以下灰字節錄自《被討厭的勇氣》
關於創傷
Photo source:gallery - warting.com
問題不在「經歷過什麼事」,而是「如何解釋它」。
有時我們總會認為,造成自己現在這種人生或者性格的,全都導因於過去某些人事物。然而書中的哲學家告訴我們,那些創傷之所以成為創傷,是因為我們把它當作受傷的證明。
無論你之前的人生發生過什麼事,那對你將來要怎麼過日子一點影響也沒有。決定你人生的,是活在當下的自己。
關於改變
Photo source:Photo - qing.blog.sina.com.cn
你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己下定決心「不要改變」。
當我們把自己的現狀歸咎於命運,
那不就等同於放棄掌握自己人生的機會嗎?
大家儘管有種種不滿,但保持「現在的我」還是比較輕鬆又安心的。
仔細想想,訴說自己無能為力的抱怨話語,是不是非常不負責任?
關於自卑
Photo source:Photo - qing.blog.sina.com.cn
為什麼讓自己只看得到缺點,變得不喜歡自己?那是因為你過分害怕被別人討厭、 在人際關係中受傷所導致的。
也許你會疑惑,害怕被討厭的人為什麼反而會成為討厭自己的人。原因很簡單,如果把自己定位在天生惹人厭的角色裡,那麼被討厭也只是正常,自己也不用去掀開那些與被討厭相關的瘡疤。
折磨我們的自卑感並不是「客觀的事實」,而是「主觀的解釋」。
定位,就是一種主觀解釋。
自卑情結,是指開始把自卑感當成某種藉口使用的狀態。
有了這種藉口,自卑者就不必去面對心中的傷口。
健全的自卑感並不是和別人比較而產生的,
是跟「理想中的自己」比較後的結果。
為了讓讀者更加明白,兩種自卑感的差異,
書中也清楚地指出兩者在根本上的不同。
關於他人期望
Photo source:oumei - 126.xingshuo.net
你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而活,我們沒有必要去滿足別人的期望。
這點相信你我都同意。
別人也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望而活,當別人不能如你所願地行動時,你不可以因此動怒,因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對著第一句話點頭稱是的你,是否曾經因為別人不如你所願而大發雷霆呢?
要區分是誰的課題,方法很簡單。請想一想「因為這個決定而帶來的結果,最後會由誰來承受?」
如果是別人的課題,那就別因此而動怒或者企圖上下其手。如果是我們自己的課題,請給予自己全然的自主權。如果不知道該如何課題上的區別問題,請將此句記在腦中。
關於他人評論
Photo source:photography - usdbus.com
別人要對你的選擇做出什麼樣的評論,這是別人的課題,你是無法干預的。
如果你是那種過分在乎他人評價的人,這句點出了你該明白的事實。
認為別人應該喜歡我,或是我已經付出這麼多,要是不喜歡我就太奇怪了等等,其實都是介入對方課題、尋求回報的想法。
你是否也時常犯了同樣的錯?
關於自我價值
Photo source:index - 219.153.51.229:8085
人只有在覺得自己有價值的時侯,才會有勇氣。
也許你會疑惑,你就是找不到自己的價值才會如此失望。
我們光是存在於這裡就已經足對別人有用處、有價值。
看完這句後,相信你就明白自己的價值為何了。
Photo source:Alfred Adler - 23yy.com
書中的哲學家所提出的多數論點,皆來自於阿德勒心理學。這位出生於維也納,集醫生、心理學者與兒童教育家等身份於一身的男性,不僅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者,還與佛洛伊德和榮格同列為心理學三巨頭,他的全名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在閱讀《被討厭的勇氣》的同時,我們就跟那名年輕人一樣,在對話中反覆辯證自己的過去與價值觀,從自己的內心去找尋個人生命的意義。最後我們終將明白,別害怕被討厭,也別活在他人的眼光中。過度尋求他人認同的結果,就會讓自己變成一個顧影自憐的演員,用自己的人生去詮釋一個根本不存在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