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說話表達教學經驗中,發現很多學員在表達時,常常用許多抽象的詞彙在描述事情,無法做到具體的描繪。而無論是用文字或口頭表達,使用太多抽象形容詞時,都容易讓對方不易理解你所想要表達的意思,也可能出現會錯意的情況。想要讓人聽得有感?首先要說出畫面感。
以往在課堂上是教學員練習使用不同的聲音語調或情緒等方式,去呈現文字所表達的情境。如何說得生動有畫面除了說話方式之外,用字遣詞亦是關鍵。此篇文章 Belinda 不談聲音,要來聊聊說話的內容。先來看以下的對話:
芊芊:小張,待會拍影片需要一些道具,幫人家找一下那個東西好嗎?
小張:哪個東西?
芊芊:就是那個會讓人變美的東西呀!
小張:會讓人變美的東西很多!妳說化妝品還是服裝啊?
芊芊:唉唷~就是那個網美愛用,可以讓人在鏡頭上看起來變漂亮的東西啊!
小張:ㄟ…美肌軟體嗎?妳到底是在講哪個?芊芊:不是美肌啦!會發亮的那個啦~
小張:ㄜ……
看到這裡,你猜得到芊芊想說的是什麼嗎?我想我們都不是芊芊肚子裡的蛔蟲,可能很難猜到!其實她想要說的就是拍影片常會用到的補光燈。也許芊芊一時想不起來補光燈的名稱,所以用了很多抽象詞彙描述物品,但我們是否能用更具體的方式去敘述呢?以下分享幾個方法,讓你更容易說出畫面感:
1形象具體化,少用抽象詞
如果忘了補光燈的名字,要怎麼形容會更具體明確呢?你可以這樣說:「外觀是一個直徑約半個手臂長的圓形,中間簍空就好像是會發光的白色甜甜圈一樣,中間的洞比較大,可讓人在鏡頭上膚色看起來更明亮。」像這樣說明之後,有沒有覺得一聽就懂呢?因為攝影用的補光燈有很多種,具體說清楚後也較不會讓人搞錯。
2多感官表達法
想要說出畫面感,你腦袋中一定要先有畫面,試著多用不同的感官如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描述出來,就像拍電影一般,會使用不同的場景、道具、音樂音效、人物角色等塑造出不同的感官體驗。
為什麼透過視覺和聽覺塑造畫面感,能使說話變得生動?原因在於,我們所接收到的信息,有 90%都來自眼睛觀察和耳朵聆聽。而視覺和聽覺所造成的衝擊,不僅能吸引注意,更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假設我們要分享參加馬拉松比賽挑戰自我的經歷,如果只說:「我上次參加馬拉松比賽覺得熱鬧無比。」聽起來較單調而沒那麼吸引人。若加上不同的感官體驗,改成:「去年底我參加了 21 公里的半程馬拉松比賽,比賽時,我看到無論是男女老少,所有跑者一起在賽道上不停地往前跑,不時聽到一旁跑者及路人加油的聲音,跑到一半正好經過補給站,看見志工熱情的打招呼遞給我一杯水,聞到了補給站滷味的香味,我嚐了一口醉雞,瞬間感受能量滿滿,又有動力繼續往前奔跑。第一次半馬比賽讓我感受到,一個人或許可以跑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跑得更遠,雖然雙腿酸痛,但賽場上的體驗讓我下次還想繼續參加。」
有沒有發現,如此說話時彷彿將聽眾帶到活動現場,猶如身臨其境呢?
3善用比喻法
你有沒有經驗過,要說一件事或講一個道理時,怎麼也講不清楚,對方也聽不明白呢?這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善用比喻。將人、事、物想像成另一種「特色相似」的事物,讓句子變得更生動有趣。
若你有仔細閱讀此篇文章,會發現裡面有用到不少比喻法,例如補光燈是圓形的,中間簍空就好像是白色會發光的甜甜圈一樣。我們也可以說,使用補光燈就像是戴上天使光環一樣,讓你氣色變得更明亮。
無論在職場或生活中,如果你無法清楚說明白一件事、常讓別人猜測你的意思,將容易使別人沒耐心聽你說話或造成誤會。像文章一開始提到的案例,可以想像對話變得冗長費時,而且對話到最後,對方可能會有點不耐煩,說話語氣聽起來可能也不好。如果是跟主管說話,千萬「母湯」啊!
當我們在溝通時,試著練習把抽象的詞語轉化為具體的場景,用多感官表達轉化成聽者容易體驗和感受的句子,適時地運用比喻,以具體的事物把抽象的道理表達出來,刻意練習說出畫面感,將能增加說話的感染力。
Article author:DFS 形象管理公司 特約講師劉智雯 Belinda
Edit: Gary Sun
Photo Source: unsplash
本篇文章由『衣潔形象』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DFS形象管理學院
集結了台灣頂尖的形象顧問團隊,打造專業形象課程,專為個人、企業量身打造最佳形象,無論是商務社交場合或是個人的宴會派對,DFS團隊幫您「創造形象」,做最契合的打扮,展現個人的風格魅力。
官網:DFS形象管理學院
FB: DFS形象管理
| DFS形象管理特約講師劉智雯
FB:布琳達的麥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