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是人際關係終結者,我不想落得眾叛親離。」
「生氣很危險,你會失控地傷害別人,或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說出無法挽回的話。」
關於憤怒,你是不是也有以上的想法?你上一次公開「生氣」是什麼時候的事?發完脾氣是不是又馬上後悔了呢?許多人因為擔心破壞人際關係,經常選擇隱藏真實的負面情緒,但是無處可去的憤怒並不會平白消失,反而是繼續悶燒、積累......
「被動式攻擊」的行為,從生悶氣、不理不睬、冷戰、消極不配合、擺爛,到開玩笑似的調侃、指桑罵槐、意有所指的諷刺等等,不一而足。「被動式攻擊」是一種心理應對機制,當人覺得自己無能為力,或害怕爆發衝突時,就會以這種表面和氣卻拐彎抹角的方式,來表達內心的訴求與「隱藏的憤怒」。
臨床專研「憤怒管理」逾二十年的安卓雅醫師,在《你不爽,為什麼不明說?》書中,指出「被動式攻擊」的種種特徵,並提出如何一步步將「被動式攻擊」轉為有效的溝通,幫助我們突破關係的僵局。
《你不爽,為什麼不明說?》書摘轉載
壓抑憤怒的代價
一旦壓抑自己的情緒,沒去傾聽這些情緒所傳達的訊息,你一定會面臨一些後果。由於憤怒是被動式攻擊循環中舉足輕重的一環,我們就從憤怒談起。
除非我們正視它、釋放它,否則憤怒永遠不會消散。它化身為被動式攻擊及其他適得其反的行為、習慣、癖性,甚至是疾病。當我們無法管理自己的憤怒,我們就失去了發言權,連帶失去自尊和自信。我們不捍衛自己的界線,不提出自己的要求,反倒讓別人代替我們做決定。沒有誠實就沒有親密,而這樣的我們並不誠實。
父母太常教孩子不要表達憤怒,因為他們自己就對這種情緒很不自在。孩子要麼沒看過父母生氣,要麼憤怒總是和咆哮、傷害和驚嚇連結在一起。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孩子都要為這種令人不舒服的感受尋求解決之道。
不實的自我
孩子往往會發展出「不實的自我」,創造一個他們認為父母師長會接納、會喜愛的兒女或晚輩。這是一種高超的適應技能,為孩子提供了度過難關的生存資本。但如果長大成人之後(亦即不再有這種必要的時候)還是這樣,我們就可能要付出災難性的代價。在不實的假面底下,我們和自己真實的感受越離越遠。我們隨時隨地都像個傀儡,表現出「好男孩」或「好女孩」的言行舉止。這些孩子長大後,往往成為被動式攻擊界所充斥的「助人者」、「討好者」和「犧牲者」。梅根是典型的犧牲者,也具有典型的「不實的自我」。這個不實的自我可能在她小時候就日漸成形,阻礙了她接近自己真實的感受。
但儘管這個不實的自我從不生氣,「真正的你」卻必須消化所有受到壓抑的憤怒。把自己的感受藏到不見天日的地方,無異於藏起真實的自己,別人對我們的認識可能就很粗淺、很浮面,因為比較深刻的感受與個性都被我們藏起來了。
對自己的真實情緒感到羞恥
禁止孩子表達內心感受也會養成羞恥感──不僅對自己的情緒感到羞恥,也對自己不知如何表達情緒的不安與困惑感到羞恥。在被動式攻擊者身上,你會發現在各種信手拈來的藉口、理由與防衛背後藏著滿滿的羞恥感。
當人覺得自己做錯了事情,心裡就會產生內疚的感覺。當人覺得自己本身就是一個錯誤,心裡則會浮現羞恥的感受。由於孩子沒辦法把他們的感受和自我形象分開,一旦心裡產生不好的感受,孩子就會得出是他們自己不好的結論。所以當你犯了錯、能夠糾正錯誤時,心裡會浮現內疚的感覺,而當你把自己視為錯誤、認為是你本身不好時,羞恥的感覺就成形了。或許因為父母看到小孩哭就手足無措,所以父母往往會鼓勵孩子「別哭」。無論是什麼原因讓孩子落淚,父母師長都會跟他們說「那沒什麼好哭的」。
未被消化和釋放的情緒,身體會記住
source:giphy
當你陷在被動式攻擊的循環中,面對情緒最自然的反應就是對它視而不見。如果你的心理構造是一根管子,被你棄之不顧的情緒直接從管子另一頭溜出去,不會造成任何傷害,那就不成問題。但人的心理構造比較像是一個膨脹的袋子,除非你正視這些情緒、接收它們傳達的訊息,並加以化解、釋放,否則它們就一直裝在袋子裡。對某些人(尤其是被動式攻擊者)來說,他們的袋子可能脹得很大。揹著這個袋子可是很沉重的負荷,想想你為此耗費的精力吧!
人體處理有形傷害的方式則直截了當得多,傷口會按照一連串的步驟癒合。假設你割到手,接下來血管就會收縮,以減少失血量,血小板或凝血素率先做出反應,封住傷口不讓傷害擴大。白血球火速趕來,摧毀細菌或病毒。傷口會痛上一陣子,但不久就會長出新的皮膚細胞,最後傷口癒合、疤痕消失不見。
就跟生理構造一樣,心理構造知道需要做些什麼來療癒情緒創傷。然而,當我們把情緒都塞在袋子裡,療癒的過程就無法展開。而且,傷口潰爛得越久,我們受到的傷害就越多。每當人生中又發生類似的事件,舊有的情緒就會再次浮現、帶來痛苦,設法引起我們的注意,直到我們解決為止。這些傷口想要癒合。然而只要我們繼續壓抑下去,傷口就會痛個沒完。
療癒過程中很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和情緒(尤其是憤怒)共處,傾聽它想告訴你的訊息。接下來,我就是要請你這樣做。相信我,我知道這對陷入被動式攻擊循環的人而言有多困難。但我也知道,如果你不和你的憤怒及其他情緒共處,如果你不把它們從袋子裡拿出來、好好感受一下,並展開療癒的過程,它們還是會回來造成你的痛苦,破壞每一段你試圖建立的關係。你會發現自己不斷重蹈覆轍,原來的創傷一再歷史重演。如果你交往過一個有虐待傾向的對象,你會發現自己一次又一次受到虐待狂的吸引。道理就是這樣。
我們能為孩子做的,就是提供一個可以表達內心感受、彼此可以坦言不諱的安全成長環境。這是給孩子一個安全的家唯一的辦法。在這樣的家庭裡,孩子不必成天揣測父母的心情,推敲父母真正的用意。壓抑憤怒和其他情緒的教養方式,只會迫使孩子揹著一袋子的情緒長大成人。更糟的是,他們從沒學到如何處理自己的憤怒、如何解讀憤怒要傳達的訊息,乃至於如何善用他們從自身情緒學到的東西,來和自己在乎的人建立更深刻的感情。
本文摘自《你不爽,為什麼不明說?:腹黑、酸言、擺爛,好人面具下的「被動式攻擊」》
「被動式攻擊」是潛藏在所有人際關係中,一直無以名狀的議題。無論在家庭、職場、關係、交友圈裡,它的存在令人不舒服,卻又不知該如何回應。
「被動式攻擊」的行為,從生悶氣、不理不睬、冷戰、消極不配合、擺爛,到開玩笑似的調侃、指桑罵槐、意有所指的諷刺等等,不一而足。
「被動式攻擊」是一種心理應對機制,當人覺得自己無能為力,或害怕爆發衝突時,就會以這種表面和氣卻拐彎抹角的方式,來表達內心的訴求與「隱藏的憤怒」。
臨床專研「憤怒管理」逾二十年的安卓雅醫師,在本書中,賦予「被動式攻擊」清楚的定義,並指出「被動式攻擊」的種種特徵,最終提出八個自我轉化的金鑰,帶領讀者一步步將「被動式攻擊」轉為有效的溝通,幫助我們突破關係的僵局。
【你是「被動式攻擊者」嗎?】
●有人值得或渴望受到讚美時,不願給予對方應得的好評?
●把拒人於千里之外當成報復的方式?
●暗中耍一些搞破壞的小動作?
●在討論重要事項時,以「都可以」、「無所謂」、「隨便你」作為回應?
●總是有意無意地批評、貶低或傷害他人的自尊?
●喜歡扮白臉當好人,很少說「不」(或總是說「好」)?
【如何應對「被動式攻擊者」?】
●把你的原則界定清楚,然後堅守你的原則
●不要在氣頭上進行談話,等雙方的情緒過去了再說
●說清楚你期待對方怎麼做,也評估對方做得到、做不到什麼
●做好強制執行的準備(視情況改變規則只會讓被動式攻擊者更無所適從)
●明確表達你不高興的是什麼,以及不高興的原因
●讓對方明白,設定界線是為了更長遠的關係品質
作者:Andrea Brandt
出版社:橡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