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過這樣的統計數據:台灣一年可以敷掉1億5千萬片面膜,以面積來算,相當於可以鋪102座的小巨蛋!而面膜宣稱的功能也很多,有清潔、保濕、美白、抗老、修復等等,再加上各種宣傳手法,讓人眼花撩亂,現在就跟著妞新聞來看看挑選面膜要注意哪些要點!
Source:網路資料
不用來路不明的面膜
為了貪小便宜購買來路不明的便宜面膜,雖然能省到錢,但往往仔細一看,卻不曉得面膜的產地、製造公司,有些甚至連成份表都沒有,如果敷到臉上產生任何不適,等到想投訴時才發現根本找不到管道,非常得不償失!
Source:網路資料
不要被假白欺騙
二氧化鈦、螢光劑,可以讓皮膚在短時間內瞬間變白,而這個白絕對是假的。如果在面膜中加入大量的二氧化鈦,這時候的白是因為皮膚上殘留了二氧化鈦而導致的視覺假象,而加入螢光劑的美白面膜,也許會讓臉保持兩天左右的美白效果,但之後也會被打回原形。
Source:網路資料
噱頭不代表效果
所謂的活氧泡泡面膜,號稱含有大量活氧能促進肌膚美白,塗在皮膚上後一分鐘左右就可以冒出非常細密的白色泡泡,經過分析後,才發現原來不過是添加了發泡劑,而這樣的產品售價卻比一般面膜還高,其實只是利用了視覺上的欺騙,讓人覺得神奇、物有所值而已。
Source:網路資料
遠離刺激成分
在選購面膜的時候,應儘量避免具有刺激性的成分,比如一些高濃度去角質的成分,畢竟長時間敷在臉上的東西,具有過高濃度的去角質成分,很可能引起肌膚問題。還有另一類刺激成分是防腐劑,化妝品或保養品或多或少都需要添加防腐劑,但量一定要在規定的限度內,防腐劑越多刺激性越大,而有部份的接觸性皮膚炎就是由防腐劑引發,所以添加過多防腐劑的面膜還是不要用為妙。
Source:網路資料
效果太快要小心
這種標榜有神奇快速效果的面膜,號稱能在短時間內達到美白抗皺的奇效,但這樣的效果往往都是廠商在其中添加重金屬等對人有害的成分,或許短時間內就能看見效果,因此當我們發現某款面膜作用特別快、效果特別好時,一定要更加警惕,以免得不償失。
Source:網路資料
材質決定吸收效果
因為不同材質的面膜,可以增加美容精華液的吸收程度,以及左右面膜使用的便利性,常見的材質,包括泥狀、不織布、果凍、生物纖維面膜等,而即使是同樣的材質,等級也會有所不同,所以一定要親自使用過,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材質。
有了這些面膜挑選要點,下次再面對五花八門的面膜時,是不是比較有方向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