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女兒從中班開始就每天一堂英文課,一開始我也覺得好事一樁,直到她要上台表演英文戲劇,孩子花大量時間死背英文戲劇台詞、也只能照劇本演出,完全不該是幼兒園的學習,」家裡小孩曾就讀雙語幼兒園的家長王百芳沉痛呼籲,不要為了流利的英語能力,把孩子的記憶力用來背誦「腦袋完全不理解的英文」。更嚴重的問題是,大女兒並不認同戲劇角色的行為和劇情內容,但是英語老師不具備幼教知能,未能安撫情緒,幾度讓孩子大哭崩潰,讓王百芳耗費心力。
為配合行政院國發會2030雙語國家政策,教育部於去(2020)年10月預告修正《幼兒教保及照顧服務實施準則》草案,要刪除現行條文「不得採全日、半日或分科之外語教學」的規定,改為「不得進行以精熟為目的之讀、寫、算教學。」
教育部表示,修正條文的目的是化解外界對於幼兒園不得教英語的誤解。教育部認為,幼兒園推動融合式英語已行之有年,是讓幼兒得以在生活情境中認識英語,使得語言經驗能夠貼近幼童生活,因此修法。
貿然修法可能犧牲幼兒基本能力
然而,外界卻對教育部的說法毫不買單。托育政策催生聯盟連續兩個月召開記者會,質疑教育部的調整反而誤導家長以為從此開放幼兒園全日、半日或分科教學的英語教育,反而犧牲掉幼兒基本生活能力、認知能力等教學。
「學前階段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學英文」,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陳淑琴擔心,英語學習排擠到幼兒園階段的學習目標,她直指,幼兒階段最重要的學習是以下四種能力:
一、生活自理能力:陳淑琴舉例,面對日夜溫差大的天氣,小孩上學時有可能氣溫低,穿了厚外套上學,但是到了中午時刻出太陽,稍微回溫,小孩能不能適時的配合天氣穿脫衣物,是小學生必須在上學前具備的能力。
二、常規管理能力:陳淑琴談到,相較於幼兒園,小學是個講求規矩的團體生活,孩子能不能遵守規定,譬如上課不說話等,也是小學生能不能適應環境、啟動學習的關鍵。
三、認知能力:學前兒的認知能力並不是指教科書的內容,反倒是孩子在遇到問題時,能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或是在適當的時刻表達自己的需求。
四、人際互動能力:面對少子化,現代家庭生的少,孩子在家也缺乏同儕互動的經驗,但是要怎麼交朋友,如何和同學一起玩、一起上課學習、一起討論功課等,都是重要的人際互動能力。
呼應家長對幼兒園學英文的焦慮,海洋大學應用英語研究所退休教授王鳳敏大膽提出呼籲:「不要怕輸在起跑點」,她指出,有沒有預備好學習的能力,像是生活自理或是表達能力,以及在團體生活的人際能力等,都比學習本身更重要,「兒童的身心理發展,都有一定的程序,勉強不來,學齡前兒童無法處理高層次的抽象認知,學英文反而會增加小孩的焦慮和挫折。」她期待政府能正視兒童不同階段的需求,做出正確的決定。
【延伸閱讀】
手指歌謠、字數少的繪本都能刺激大腦發展!父母陪孩子時該做的5件事
吃飯慢吞吞其實是不專心!兒童心理師也在用的8個「訓練專心」小撇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