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季節交替,許多人身上開始出現一片紅紅的濕疹,濕疹患者不僅皮膚會發癢、紅腫,還可能因為抓癢抓到破皮流血。在《華人健康網》5914呼叫醫師中,有網友提問:「患部泡茶葉水,可緩解濕疹引發的搔癢?」濕疹引發的搔癢究竟要怎麼解,且聽中醫師怎麼說。
潮濕、悶熱大量出汗,容易誘發濕疹
中醫師周宗翰表示,溫暖潮濕的台灣,濕疹與異位性皮膚炎,是常見的皮膚疾患,特別是在潮濕、悶熱的夏季,常因大量出汗,導致所謂的「夏季濕疹」。濕疹發作時奇癢難耐,而且氣溫越高越癢,帶給病人極大的精神負擔。
關於網友提問:「患部泡茶葉水,可緩解濕疹引發的搔癢?」中醫師周宗翰表示,茶葉只有輕微的去濕作用,止癢的效果非常有限,對皮膚癢的症狀改善不大。
內、外因素誘發濕疹:血熱、風邪、濕重、脾虛
中醫師周宗翰指出,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導致濕疹的原因,可分為血熱、風邪等外因因素,以及濕重、脾虛等內因因素,通常都是因為外因出現,進而誘發內因引起濕疹。
「外因」是指受到外來風邪侵襲,也就是所謂的過敏原如:蝦、蟹、牛奶、化粧品、清潔劑、紫外線、動物毛等。此外,常吃烤辣炸等燥熱食物,也容易造成血熱,誘發濕疹。
所謂「內因」濕重、脾虛引起的濕疹,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脾濕」,是指胃腸功能不正常,導致食物無法充分消化吸收,使水濕停留在體內,當水濕跑到皮膚,就會形成濕疹。此外,情緒緊張、睡眠不足等內因因素,也會使身體免疫力變差,提高皮膚的敏感度,誘發異位性濕疹。
調理胃腸、促進水濕代謝 防濕疹發作
中醫師周宗翰表示,脾胃功能是否正常,與體內的「濕」關係密切,若體質屬於中脾虛,身體無法消除由外界進入人體的濕,就很有可能引發濕疹。不過,藉由調理胃腸功能、加強消化與吸收、促進水濕的代謝,就可以把體內的濕氣清除,濕疹就不會發作。
茶葉水止癢效果不大,外洗方、食療雙重調理
Source:pexels
建議濕疹患者,不妨參考以下外洗方及食療方,調理胃腸功能、健脾利濕,有助排除體內多餘水分。
外洗方/除溼清熱洗方
材料:黃柏3錢、黃連2錢、牡丹皮3錢、苦參3錢、大黃1錢、水1000cc。
作法:將所有材料煮滾後放涼,用熬出的藥水洗沬患處即可。
功效:對紅腫血熱型的濕疹有幫助。
小叮嚀:建議先詢問過醫師再使用。
食療/健脾利濕四神湯
材料:排骨600克(可酌量加減)、豬腸、豬肚適量(視個人口味添加)、薏仁、蓮子、芡實各75克、茯苓3片、山藥10片、鹽1小匙、米酒1大匙。
作法:
1、薏仁洗泡水2~3小時後撈出備用。
2、蓮子、芡實、茯苓、山藥及豬腸、豬肚洗凈,瀝乾水分備用。
3、排骨洗凈放入滾水中汆燙去血水,撈出瀝乾備用。
4、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倒入約1500毫升水以大火煮滾,再用小火煮至熟爛,最後加入鹽、米酒調勻煮2~3分鐘即可。
食療/烏梅三豆飲
材料:黃豆、綠豆、黑豆各2把、烏梅約12顆、適量冰糖、水2000cc。
作法: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煮1小時,濾汁直接當飲料服用即可。濃淡可依個人調整。
小叮嚀:吃濾汁後的渣容易產生脹氣,不建議食用。
功效:黃豆具有抗氧化和免疫調節作用,也可健脾寬中,潤燥消水;綠豆可清腸胃熱毒,具有抗過敏作用;黑豆可補腎氣,補充肝血,且還有健脾益氣的作用;烏梅主要可改善酸性體質,淨化混濁的血液,促進新陳代謝。飲用烏梅三豆飲可以排除體內過多水分,調整腸胃功能。
醫師小叮嚀
Source:pexels
最後,醫師提供濕疹患者5點日常生活上的小叮嚀。
1.強烈紫外線會引發搔癢,濕疹的患者要避免在烈日曝曬下劇烈運動。
2.勿用肥皂或太熱的熱水洗澡、過度清潔。
3.辛辣食物或其他燒烤、油炸食物,皆應避免。
4.平時應盡量穿著寬鬆柔軟的棉製衣物。
5.濕疹的症狀易受焦慮、緊張等情緒誘發而加重,所以保持心情愉快非常重要。
【延伸閱讀】